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
2
生成式 AI

團隊 AI 運維手冊:System Prompt 的設計、部署與維護系列 第 2

Day 2|AI 幫寫程式,怎麼搞得像不同團隊寫的?

  • 分享至 

  • xImage
  •  

問題的開端

用 AI 輔助開發時,我們都覺得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快速產生能用的 code。
但時間久了卻發現一個大問題:同樣的功能,讓 AI 工具去寫,
產出的程式碼風格差異大到像是不同團隊寫的,最後整合時得花一堆時間「擦屁股」。

當我們團隊的工程師 A 開始整合其它人用 AI 寫的程式碼時,臉都綠了:

  • 命名亂七八糟:一段用 camelCase,另一段又變 snake_case。
  • 錯誤處理像謎:有的用 try-catch,有的用奇怪的物件包來包去。
  • 測試方式不同:這裡用 PHPUnit,那裡用 Pest,測試根本無法標準化。

這些問題不只讓程式碼難以閱讀,還讓 Code Review 變得超累,整個團隊的開發效率直接卡住。

指令不是重點,AI 的「世界觀」才是關鍵

我們很快就搞清楚,問題不在於我們給 AI 的指令(User Prompt)。
就算我們都說「幫我重構這個模組」,只要 AI 背後的 「世界觀」(System Prompt) 不同,產出的結果就會差了十萬八千里。

System Prompt 藏在 AI 工具背後的設定,告訴它「你是誰,你該怎麼做事」。
它決定了 AI 產出內容的風格和邏輯。

在不同的工具中,設定也不同,例如:

  • Claude 用 CLAUDE.md
  • Cursor 用 .cursorrules

如果我們每個人設定的世界觀都不一樣,AI 產出的程式碼就會像雞同鴨講,讓團隊整合起來超痛苦。

我們的解法:不統一工具,而是統一 AI 的「世界觀」

我們不想強迫大家換工具,而是想出一個辦法:
讓 Claude 和 Cursor,都能讀同一套「我們團隊的開發規範」。

這樣一來,無論團隊成員用哪個 AI 工具,AI 產出的程式碼都能保持一致,包括:

  • 統一的命名習慣(例如:全部用 camelCase)。
  • 統一的測試框架與寫法(例如:全部用 PHPUnit)。
  • 統一的錯誤處理方式。
  • 統一的註解語言和格式。

上一篇
Day 1|為什麼決定自訂團隊的 System Prompt?
下一篇
Day 3|System Prompt 範例研究 (一):從 x1xhlol 收集看其他人的設計
系列文
團隊 AI 運維手冊:System Prompt 的設計、部署與維護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