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Chain
定位:最早期、最廣泛使用的 LLM Agent 框架之一。
特色:提供大量模組(Chain、Agent、Tool、Memory)組合,開發者可像拼積木一樣組合功能。
優點
生態龐大,文件、教學、範例資源最多。
支援眾多工具(API、資料庫、向量庫等),可快速打造應用。
設計模組化,能靈活調整。
缺點
框架龐雜,新手學習曲線陡峭。
模組更新頻繁,容易出現相容性問題。
缺乏完整的高層次規劃流程,需要自行設計任務分解與管理。
AutoGPT
定位:以「自主性」爆紅,強調 LLM 能自己規劃、自己行動。
特色:提供「目標導向」的 Agent,會反覆規劃 → 行動 → 反思 → 再行動。
優點
使用簡單,給目標就能跑。
很適合展示「AI 自主行為」的概念。
社群活躍,有大量 plugin。
缺點
不穩定,容易陷入無限迴圈。
缺乏強大的任務拆解與記憶系統。
在生產環境中可靠性不足。
MetaGPT
定位:多-Agent 協作框架,強調「像公司一樣運作」。
特色:任務自動分配角色(如產品經理、工程師、測試員),模擬團隊合作。
優點
特別適合複雜專案(如軟體開發)。
結構清晰,角色分工讓流程可控。
支援記憶與工作流設計,比單 Agent 更穩定。
缺點
須先理解其「公司化」角色設計,新手上手較慢。
框架固定,彈性比 LangChain 低。
適用於大型專案,小任務可能顯得「大材小用」
AutoGen (Microsoft)
定位:強調「多 Agent 對話式協作」與「人類在迴圈(Human-in-the-loop)」。
特色:Agent 透過對話協作,並允許人類適時介入調整方向。
優點
支援人類互動,可避免 AI 失控。
很適合需要人機協作的應用(例如科研、寫程式)。
有清晰的對話式 API,擴展性不錯。
缺點
社群相對沒有 LangChain 熱絡。
功能設計偏學術風,產業應用案例少。
上手需要理解「對話協作」模式,不如 AutoGPT 直觀。
OpenAgents (OpenAI)
定位:由 OpenAI 提出,整合「助手、瀏覽器、程式碼執行器」三大核心工具。
特色:與 GPT-4/ChatGPT 深度整合,天然支援網頁搜尋與 Python 執行。
優點
官方支持,未來與 OpenAI 生態綁定緊密。
預設功能實用(瀏覽器、程式碼、文件處理)。
使用者體驗較佳,門檻低。
缺點
生態仍在早期,社群案例不多。
工具選擇有限,擴展性待觀察。
綁定 OpenAI API,不適合需要私有化的場景。
HuggingGPT
定位:由清華大學提出,結合 ChatGPT 與 Hugging Face 上的上千個模型。
特色:ChatGPT 負責任務規劃,Hugging Face 模型負責執行。
優點
可以整合不同專業模型(語音、圖像、NLP 等),不依賴單一 LLM。
非常靈活,任務多模態處理能力強。
展現「LLM 當總控,專業模型當工具」的強大思路。
缺點
部署複雜,需搭建 Hugging Face 模型環境。
穩定性依賴模型與網路環境,不易落地到產品。
學習成本較高,不如 LangChain 社群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