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開關是智慧家庭中最實用的入門設備之一,不需要換燈、不用拉明線,只要更換牆上的傳統開關,就能實現遠端控制、自動化排程與場景聯動,CP 值極高。
但要選對智慧開關,通訊協議是必須先搞懂的關鍵。
常見的智慧開關通訊協議大致可分為 Wi-Fi、Zigbee 與 Thread,這三種也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選擇。
我其實是搬進新家一個多月後,才安裝了第一個智慧開關。
其實是因為裝潢過程已經資訊爆炸,太多東西要做決定,再加上新家的生活習慣還沒摸清楚,這時就做開關決定風險太高。所以我選擇先預留中性線,但實際安裝是等生活流跑過一輪後才動手。
家中第一個安裝的是 Thread 協議的智慧開關。原因其實不是想做自動開關燈,而是為了解決智慧窗簾的連線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以 Thread 智慧開關作為第一步,因為它同時滿足了使用與網路基礎建設的需求。
4 個紅色點就是客廳跟主臥的 Thread 智慧窗簾,1 個藍色點就是電視櫃的 Home Assistant + Sonoff ZBDongle-E,1 個綠色點就是書房的 Thread 智慧開關
截至目前,我家只有這一顆 Thread 智慧開關,其餘還是使用 Panasonic 的星光系列和 Glatima 系列,這樣的混合架構也讓我可以漸進式導入,不必一次全部換掉原本的開關。
我自己也不建議一開始就 All-in 某種協議,反而可以:
目前第二個智慧開關則考慮裝在次臥,因為想要在次臥加一顆溫濕度感測器,但有點擔心訊號會不好。所以也在思考要走 Thread 還是 Zigbee 的路線,順便幫 Thread Mesh 或 Zigbee Mesh 加強一下覆蓋範圍。
原本預期主臥的兩個 Thread 窗簾是連到書房的智慧開關 (FTD, Full Thread Device),但實際上連線方式不一定是照我們所想的走。
還是蠻常會發生 4 個 Thread 窗簾 (客廳 2 個、主臥 2 個) 全部連到原本的 Thread Border Router,不過即便如此,這個智慧開關還是給了我們一個繼續延伸 Thread 網路的道路之一。
與其問「哪一種最好」,不如問自己:
選協議其實就像選程式語言一樣,有 trade-off、有社群、有整合彈性,真的只有最適合的解法,沒有標準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