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0
0

在所有智慧家庭的設備裡,窗簾可能是最容易「想像畫面」的情境:每天早上陽光灑進來、窗簾自動拉開的瞬間,根本就像在拍電影。所以窗簾,反而成了我在整個智慧家庭規劃中最早確定下來的項目。

一、從場景想像開始:自動開窗簾的誘惑

如果窗簾自動開關還得靠語音指令,那就少了點智慧家庭該有的聰明感。只有讓它自己懂時間,才能讓窗簾在不干擾生活流的狀況之下,自動運作。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9/20065789hyqoHsFhik.png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9/20065789sttzP0pwib.png

當初看了許多開箱影片,對那種清晨自動打開、傍晚自動關上的窗簾印象深刻。所以我在和設計師討論空間規劃時,就已經把「智慧窗簾」列為必做項目之一。

二、選型過程:從布紗簾到蜂巢簾的轉變

最一開始,我們打算主臥與客廳都安裝雙層的布簾與紗簾,但在現場丈量的時候,我有跟窗簾廠商提到主臥是西曬房,廠商一聽到我們是西曬房,就強烈建議主臥改成蜂巢簾。

以前有住過西曬房,夏天室溫真的是會嚇死人,每天晚上回到房間一定要馬上開冷氣,而且還要加上酒精降溫,但還遠遠不夠,就算睡覺時間到了,室溫還是維持在 29 度左右,牆壁的吸熱真的很恐怖。所以廠商一說有更好的方案後,我們也沒有思考很久就決定要換蜂巢簾了。

我們後來也做了一些功課,查到一些資料與實測影片,顯示蜂巢簾的隔熱效果確實比一般布簾好不少,有些案例甚至可以差到 8~10 度。遮光效果也非常好,很適合主臥。

客廳因為有通往陽台的落地窗,進出頻率高,因此還是維持布簾+紗簾的組合,比較不容易損壞,清洗也方便。

三、智慧化供電選擇:拉線還是鋰電池?

窗簾馬達的供電有兩種方式:一是傳統接電(需要預留線路)、二是鋰電池(免拉線,可充電)。

在我家實際的配置中:

  • 客廳與主臥的智慧窗簾都選擇了「鋰電池」,避免額外請水電拉線、破壞裝潢。
  • 書房與次臥雖然也有窗簾盒,但因為窗戶較小,百葉簾面積不大,實用性不高,各種考量之下最後沒有採用智慧窗簾。

鋰電池版本最大的好處就是免接線,裝潢後也能安裝。而且我們安裝的是支援 Matter 協議的鋰電池馬達,透過 Thread 網路運作。這代表它能整合進 Apple Home 或 Home Assistant,未來擴充也更有彈性。

雖然需要定期充電(大概幾個月一次),但只要不是高頻繁開關的窗簾,基本上不太構成困擾。

四、窗簾盒與配線注意事項

我們家一共四個有窗簾的空間,其中: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9/20065789TTUwQ4tg9Y.jpg

  • 主臥沒有預留窗簾盒 (上圖),因此只能外露安裝,馬達藏不進去。這種情況下,鋰電池就更顯得重要。不過因為蜂巢簾的馬達是直接做在窗簾上,所以看不出有馬達的痕跡
  • 客廳、書房、次臥則都有預設窗簾盒,後續安裝都很順利。

這裡給一個建議:若在裝潢時就已確定要做智慧窗簾,務必要與設計師討論窗簾盒尺寸與電源預埋位置。即使選用鋰電池款,也要確保未來可以拆裝或充電便利。

五、不是每一間都需要智慧化:從實用性出發評估

原本我也想整間都用智慧窗簾,但實際報價後會發現,每組智慧馬達都不便宜,而且很多時候開關窗簾的頻率其實非常低。

像是:

  • 書房百葉簾一週的開關次數用一隻手就能數完。
  • 次臥目前當倉庫使用,進出次數很少。

後來討論後決定:這兩間最後決定維持傳統手拉窗簾,智慧化的預算集中在主臥與客廳這兩個最常使用、最有情境感的空間。


智慧窗簾這件事看似小事,但其實在整體生活體驗中非常有感。對我來說,這是智慧家庭裡投報比最高的項目之一。

如果你正在規劃未來的家,強烈推薦你可以從窗簾開始下手!


上一篇
Day 9:廚房電器櫃與 110V / 220V 專迴拉線決策流程
下一篇
Day 11:全屋工序交錯安排實戰:我的裝潢時程如何排
系列文
寫程式也寫生活:從裝潢設計圖開始打造智慧家庭1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