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智慧家庭裝潢過程中,我最有感的並不是某一個單一項目的困難,而是所有項目的「交錯安排」。
如何讓空調不擋到燈具、讓水電不跟木作打架、讓天花板可以順利封板,又不會忘記預埋 AP,這些都不是一開始就能排好排滿的東西,當然這對一個裝修新手可以說是大魔王,但還好我們有找設計師,這個工項都是他們預先安排好的。
一、工序安排的三個挑戰
裝潢的工序安排,有幾個常見的挑戰:
- 第三方廠商的配合時間無法完全控制:空調、廚具、系統櫃都是委外安裝的,需要提早跟對方確認時間,錯過可能要等好幾天。
- 現場狀況不如預期,會影響原排程:像我家的電視牆就因為網路線卡死,原本的弱電路線安排被迫重排。廚具的專迴也是一樣,因為重新檢視用電安全後,水電又回來處理重拉線路。
- 項目之間有相依關係,出錯會連環爆:例如天花板封板前要完成冷氣銅管、水電走線與燈具挖孔,一旦有一項延遲,後面整批木作都會受影響。
二、我的實戰排程筆記:三到五月的工序節奏
以下是我家的實際裝潢時程,從 3 月初到 5 月底,幾乎每週都有不同項目交錯進行:
冷氣與水電進場,木作鋪陳結構
- 3/3:空調先裝銅管(第三方)
- 3/4~6:水電進場配管
- 3/17~28:天花板與電視牆木作,同時讓水電進場協調佈線
油漆與燈具規劃
- 3/31:水電先挖燈具孔,準備給後續燈具安裝用
- 4/1~16:油漆批土與打底
- 4/17:水電、消防、燈具同步進場,現場非常擁擠但順利完成
空調室內機、廚具進場,開始進入細節調整期
- 4/21~22:空調裝室內外機(第三方)
- 4/28:廚具安裝櫃體
- 4/29~30:系統櫃第一階段進場
系統櫃完成,進入地板與清潔流程
- 5/2~7:系統櫃收尾
- 5/7:廚具檯面安裝
- 5/8~12:木地板鋪設
- 5/13:第一次細清
- 5/14:油漆修補一
- 5/21:廚具優白玻璃(第三方)
- 5/27:油漆修補二(收尾)
甘特圖

三、現場協作與資訊同步
每天設計公司安排的工程師都會來案場拍照,記錄當日進度。這些照片除了會上傳設計公司的平台,也同步傳到我們與設計師、統包、監工、店長的 LINE 群組裡。只要有人有疑問 (通常都是我們啦 XD)、需要調整,都可以第一時間在群組內討論與決定,讓很多原本需要現場再跑一次的事情,直接在線上就協調好了。
對我們兩個來說,這個群組是我們遠端監控與參與裝潢決策的重要工具。就算平日無法親自到場,也能透過照片、討論與記錄保持同步。
四、我的心得:動態調整比完美排程更重要
整體來說,我認為「全屋工序安排」沒有完美解法,因為變數太多。即便排得再好,一條冷氣銅管沒通、天花板多了一根樑,就可能讓整個計畫重來。
但如果前期有做好設計圖與需求討論、現場有即時溝通機制、進度有清楚照片記錄,那麼後續的調整就不會太慌張。裝潢的節奏,其實就像寫程式:不是一開始就要完美,而是要有 rollback 的空間、有 debug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