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智慧家庭裝潢過程中,我最有感的並不是某一個單一項目的困難,而是所有項目的「交錯安排」。
如何讓空調不擋到燈具、讓水電不跟木作打架、讓天花板可以順利封板,又不會忘記預埋 AP,這些都不是一開始就能排好排滿的東西,當然這對一個裝修新手可以說是大魔王,但還好我們有找設計師,這個工項都是他們預先安排好的。
裝潢的工序安排,有幾個常見的挑戰:
以下是我家的實際裝潢時程,從 3 月初到 5 月底,幾乎每週都有不同項目交錯進行:
每天設計公司安排的工程師都會來案場拍照,記錄當日進度。這些照片除了會上傳設計公司的平台,也同步傳到我們與設計師、統包、監工、店長的 LINE 群組裡。只要有人有疑問 (通常都是我們啦 XD)、需要調整,都可以第一時間在群組內討論與決定,讓很多原本需要現場再跑一次的事情,直接在線上就協調好了。
對我們兩個來說,這個群組是我們遠端監控與參與裝潢決策的重要工具。就算平日無法親自到場,也能透過照片、討論與記錄保持同步。
整體來說,我認為「全屋工序安排」沒有完美解法,因為變數太多。即便排得再好,一條冷氣銅管沒通、天花板多了一根樑,就可能讓整個計畫重來。
但如果前期有做好設計圖與需求討論、現場有即時溝通機制、進度有清楚照片記錄,那麼後續的調整就不會太慌張。裝潢的節奏,其實就像寫程式:不是一開始就要完美,而是要有 rollback 的空間、有 debug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