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AI & Data

AI 營養師 + Web3 數位健康護照系列 第 31

Day31. 關於「Web3 數位健康護照」的必要性

  • 分享至 

  • xImage
  •  

在討論健康數位護照、健康資料管理這類議題時,很自然會被問到:「一定要用 Web3 嗎?Web2 傳統資料庫架構已經很成熟,為什麼還要引入區塊鏈?」

Web2 系統(資料庫+API+權限控管)幾乎能應付 99% 現有健康平台需求,包括單位內部資料儲存、跨系統的 API 溝通,乃至多角色權限控制,成本低廉且管理門檻低。

本日重點

  • 反思與探討「Web3數位健康護照」的設計理念與必要性
  • 理解個人健康資料上鏈的機會、挑戰及使用者價值
  • 比較 Web2 與 Web3 在資料主權、驗證與隱私的核心差異
  • 引導未來設計健康護照/NFT 等功能架構

一、從目前的發展現況來看 Web3 健康應用的「必要性」

舉幾個例子:

  • 資料需在多家單位間頻繁流通且彼此互不信任
  • 用戶極度重視「資料主權」、希望隨時撤回權限或驗證真偽
  • 需上鏈提供「追溯性」或自動化的跨國(跨區)可信據點
  • 未來規劃和去中心化金融、Token 契合,甚至讓資料與激勵掛勾

簡單點說明:

大部分封閉式應用、沒有實際跨域需求的健康管理系統,Web2 方案其實就足夠了。如果願景是「平台間開放互信、用戶極度重視個資、全鏈驗證防造假」,這個時候 Web3 就會變成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二、Web3「必要性」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呢?

如果自己的健康資訊其實不太需要跟陌生機構交換(例如只有醫院、健檢中心看得到),那 Web2 的 solution 已經足夠。每次登錄、補資料,系統都會自動管理,不用操心安全或隱私。

但如果想要把健康資料隨身帶走的話,例如:
今天檢查、下週想給不同診所直接驗證;或希望健康成就獎勵被多個運動中心、保險公司認可,用 Web2 就會比較麻煩:通常都還要印證明、傳檔案,或是請客服人員再開權限。

這種「資料隨人走」、「全世界都能認」的自主性和方便性,就是 Web3 比 Web2 更厲害的地方。

三、若決定導入 Web3,應從哪裡開始規劃?以這次的題目為例:

  1. 先問自己:哪些健康紀錄需要長久保存?哪些需要和他人分享? 把「必須上鏈」和「留在App」的內容區分清楚。

  2. 設定專屬錢包(像 MetaMask),用戶所有健康成就都能隨時帶走、授權或撤回。

  3. 挑選適合的平台,例如以太坊或Polygon這樣未來能和國外健康平台、保險公司無縫對接。

  4. 設計App時記得讓「資料查詢」和「身份授權」真的簡單:掃個QR code、錢包簽個名,就能用新服務,不必每次都填一堆表格、上傳證明。

四、有了 Web3 會更不一樣

  • 打卡運動、健康飲食,甚至睡眠都能變成自己專屬的 NFT 勳章,存入錢包;保險加保,只要出示數位證明就行。

  • 平台跨界合作、運動中心互認健康成就,甚至健檢報告能直接給保險公司存查,免去繁瑣流程。

  • 加入健康社群 DAO,大家一起投票支持新功能、制定運動挑戰規則,參與治理有更強的參與感和獎勵。


五、延伸閱讀


上一篇
Day30. 練習用 Git 將專案上傳到 GitHub吧~
下一篇
Day32. Web3 旅程的起點:「MetaMask」~推開數位身份的大門~
系列文
AI 營養師 + Web3 數位健康護照3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Wolke
iT邦研究生 4 級 ‧ 2025-10-16 14:04:50

找周罵~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