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2
0
生成式 AI

團隊 AI 運維手冊:System Prompt 的設計、部署與維護系列 第 12

Day 12|深度定制:AI 協作在不同實作場景的 System Prompt 差異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我們完成 System Prompt 的團隊導入,讓 .cursorrulesCLAUDE.md 可透過 Git 同步整合,進入正式開發流程。但今天,我們遇到了一個新的課題:

即使是程式實作階段,根據平台不同,AI 協作的期待與 Prompt 設計也完全不同。

今天的任務聚焦在 Dashboard 的實作,而這正是這個問題浮現的關鍵時刻。我們發現:「實作 Web 頁面」與「實作 iPad 介面」,對 AI 的互動方式與輸出內容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一、Web 實作 vs iPad 實作:同樣是程式階段,AI 協作大不同

Web 實作場景

典型任務:切版、響應式設計、API 資料綁定

技術重點

  • 彈性排版(flex/grid)
  • 多裝置支援(RWD)
  • 動態內容與資料渲染

AI 協作期待

  • HTML/CSS 標準寫法
  • Javascript / React component 建立
  • 簡潔可讀、方便接 API 的結構

範例 Prompt:「請產生一個可響應式的商品列表區塊,三欄式排版,支援 hover 動畫效果。」

iPad 實作場景(App 式 Layout)

典型任務:固定區塊、流暢操作、視覺一致

技術重點

  • 固定頂部與底部(非滾動)
  • 中間內容區可獨立滾動
  • 對齊品牌視覺規範、觸控操作優化

AI 協作期待

  • 明確區塊定義(Top / Content / Bottom)
  • 避免整頁位移
  • 高度精準的 layout 設定與視覺參數
  • 更接近 App 開發語言的溝通方式(非單純 HTML)

範例 Prompt:「根據 iPad 設計規範,請產出一個固定頂部與底部的 Dashboard Layout,內容區需支援獨立滾動,符合品牌視覺樣式。」

二、AI 協作策略的核心轉變

雖然這兩個場景都屬於實作階段,但 AI 的角色扮演與輸出格式設計,必須作出高度場景化的調整

協作層面 Web 實作 iPad 實作
Layout 邏輯 彈性自適應、頁面滾動 固定骨架、內容區滾動
設計語言 RWD、Bootstrap、Grid 等 App 式框架(top/tab/content)
互動重點 滑鼠事件、視覺效果 觸控優化、行為一致性
結構穩定性 可動性高、自由配置 穩定性高、精準切割
AI 輸出風格 高自由度、可套用框架 高精度、強一致性
Prompt 設計 要求彈性與功能 要求穩定與視覺嚴謹

三、我們的發現:不是開發階段不同,而是平台場景不同

這讓我們理解到一個新事實:
Prompt 的設計邏輯,不該只根據開發流程階段,而必須對應實際操作平台。

今天的 Dashboard 實作讓這件事具體成形:

  • Claude 開發者主要處理「結構思考、系統理解」,適合探討 iPad 固定式架構與使用者行為脈絡
  • Cursor 開發者負責「精準輸出、可執行元件」,適合快速產出 Web component 並即時預覽除錯

兩者搭配的前提,就是我們在 System Prompt 裡針對場景做出了「明確的任務角色設定與結構輸出格式要求」。

四、下一步:針對場景進行 Prompt 模組化設計

今天的發現,讓我們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不是為開發者建立一份完美的 System Prompt,而是針對每一種任務/場景,打造對應的 Prompt 模組。

這也意味著:

  • 不再強求一套通用規則
  • 轉而設計一套依不同場景可靈活對應的 Prompt 工具箱

上一篇
Day 11|團隊導入策略:讓所有成員使用統一的 System Prompt
下一篇
Day 13|System Prompt 模組化設計 (上):可組合的規範架構
系列文
團隊 AI 運維手冊:System Prompt 的設計、部署與維護15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