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5
0
Security

我的30天資安攻之路防身修練:實戰×工具×AI全紀錄系列 第 15

【Day15】DevSecOps 流程 + CI/CD 自動化安全初步簡介

  • 分享至 

  • xImage
  •  

因為實作 Jenkins、n8n、Railway 可能無法用一天的閒暇做完,所以這邊主要分享原理且之後可能會實作一次還完成CI/CD 自動化安全!

一、DevSecOps 的核心原理

  1. Shift-left(安全左移)及時發現問題

    • 傳統流程:開發 → 測試 → 上線 → 最後才做安全檢查 → 代價高(修復成本爆炸)。
    • DevSecOps:安全檢查嵌入每個開發階段(Coding、Build、Test、Deploy)。 → 問題越早發現越便宜。
  2. Pipeline as Code(管線即程式碼)

    • 把整個建置、測試、安全檢查流程寫在程式碼(例如 Jenkinsfile 或 GitHub Actions)。
    • 好處:透明、可版本控制、可審計。
  3. 自動化安全測試

    • SAST(靜態程式碼分析)→ 找程式中的 SQL Injection、XSS 風險。
    • SCA(軟體組件分析)→ 掃描第三方套件的 CVE。
    • IaC Scan → 檢查 Terraform、Kubernetes YAML 的錯誤設定。
    • DAST(動態應用測試)→ 部署後模擬攻擊測網站。
    • 容器映像掃描 → 在 build 完後檢查 image 是否有已知漏洞。
  4. SBOM 與供應鏈安全

    • SBOM(Software Bill of Materials)= 軟體食材表,清楚列出用了哪些套件。
    • 加上 簽章 / 驗證(cosign, sigstore),確保映像檔或套件來源可信、不被竄改。
  5. 安全部署與持續監控

    • 部署時:使用安全的 Secrets 管理(不要硬寫在程式碼裡)。
    • 上線後:持續監控、日誌收集、弱點修補。

二、CI/CD 與安全的關係

  • CI(Continuous Integration)

    • 開發者 push 程式碼 → 自動化測試 + 建置 → 確保每次合併都不會壞掉。
    • 加安全:在 CI 階段加上 SAST、SCA、容器掃描 → 保證程式碼與套件安全。
  • CD(Continuous Delivery / Deployment)

    • 自動把通過測試的程式碼部署到測試環境 / 正式環境。

    • 加安全:

      • 部署前:驗證 artifact 簽章(確保不是被惡意替換)。
      • 部署後:DAST / E2E 測試、監控。

三、工具定位原理(Jenkins、n8n、Railway)

  1. Jenkins = 工廠的「流水線機器」

    • 負責建置、測試、掃描、製作 Docker image。
    • 在 Jenkins pipeline 中安插安全檢查。
  2. n8n = 自動化「協調員」

    • 負責跨系統溝通,例如:

      • Jenkins 掃描出漏洞 → n8n 自動建立 Jira issue / 發 Slack 通知。
      • 定期觸發外部 API,檢查部署環境狀況。
  3. Railway = 「運輸與倉庫」

    • 自動化把程式部署上雲端(像是 Heroku 的進化版)。
    • 支援 GitHub push 部署,或從 Docker image 部署。
    • 內建環境變數管理(Secrets)。
    • 支援「PR 環境」→ 每個 pull request 都能有獨立測試站,方便 DAST。

四、整體流程(簡化

  1. Developer push code → GitHub

  2. Jenkins

    • Build → Test → SAST → SCA → Docker build → Trivy 掃描 → cosign 簽章。
  3. n8n

    • 接收 Jenkins 掃描結果 → 若有高風險漏洞 → 自動建立 Issue + Slack 警示。
  4. Railway

    • 自動從 GitHub / Docker 部署 → 生成 PR 測試環境。
  5. 安全回饋

    • DAST(例如 OWASP ZAP)在 PR 環境上跑 → 結果回傳 Jenkins / n8n → Merge 前確認。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5/20168357EJKv5mfXRb.png
(使用AI產圖,僅供分享)

五、DevSecOps 最重要的三個原理(記起來)

  1. 安全即程式碼(Security as Code) → 安全檢查要自動化,寫進 pipeline。
  2. 供應鏈透明化(SBOM + 簽章) → 清楚知道「用了什麼」、確保「沒被改」。
  3. 快速迭代 + 即時回饋 → 每次 commit 都能立刻知道有沒有安全問題,而不是最後才檢查。

講了這麼久是不是跟我一樣的初學者,會覺得倒底在說什麼???

以下就是它到底要「防範什麼」:🔐 DevSecOps 與 CI/CD 自動化安全主要防範的威脅

1. 程式碼漏洞(Coding Vulnerabilities)

  • 問題:開發者寫的程式裡,可能有 SQL Injection、XSS、Buffer Overflow 等漏洞。(這個我們前10天有實作過)

  • 風險:駭客可藉由輸入惡意指令,竄改資料庫或竊取資訊。

  • 防範方式

    • 在 CI 階段加入 SAST(靜態程式碼分析) → 自動掃描程式碼找出風險。
      (這個我們後幾天會實作)

2. 第三方套件與依賴(Supply Chain Risks)

  • 問題:使用的 Library / Package 可能有已知漏洞(像 Log4j 漏洞)。

  • 風險:如果沒更新,攻擊者能藉由漏洞直接入侵系統。

  • 防範方式

    • SCA(軟體組件分析) → 自動掃描依賴版本,有漏洞就警告。
    • SBOM(軟體物料清單) → 追蹤你到底用了哪些套件。

3. 基礎設施錯誤設定(Misconfigurations)

  • 問題:像是 Docker 容器用了 root 權限、Kubernetes 開放 0.0.0.0:22,或 Cloud Storage 設成公開。

  • 風險:攻擊者能直接存取伺服器或竊取資料。

  • 防範方式

    • IaC Scan(基礎設施即程式碼掃描) → 檢查 Terraform / Kubernetes YAML。

4. 惡意軟體注入(Malicious Code / Image)

  • 問題:建置過程被入侵,產生的 Docker Image 被植入惡意程式。

  • 風險:駭客能把你的應用程式變成後門。

  • 防範方式

    • Docker Image Scan(Trivy, Clair) → 掃描 image 是否含惡意檔案。
    • 簽章與驗證(cosign, sigstore) → 確保 image 沒被竄改。

5. 部署過程中的秘密資訊外洩(Secrets Leakage)

  • 問題:把 API Key、DB 密碼寫死在程式碼裡,push 到 GitHub。

  • 風險:攻擊者能用這些金鑰直接連進雲端資源。

  • (很多人的GITHUB就是這樣被入侵的!)

  • 防範方式

    • Secret Scan(GitLeaks, TruffleHog) → 自動檢查程式碼有沒有敏感資訊。
    • 安全 Secrets 管理(Vault、Railway 內建 env 管理)。

6. 應用程式運行時弱點(Runtime Vulnerabilities)

  • 問題:就算程式碼安全,正式環境也可能被攻擊(SQL Injection、CSRF、暴力破解)。

  • 風險:應用程式可被直接利用。

  • 防範方式

    • DAST(動態應用安全測試,OWASP ZAP) → 自動模擬攻擊。
    • Runtime 監控(WAF, IDS/IPS, SIEM) → 線上偵測異常流量。

7. 供應鏈攻擊(Software Supply Chain Attack)

  • 問題:攻擊者入侵你的 CI/CD 流程(像 SolarWinds 事件)。

  • 風險:一旦 pipeline 被竄改,每次 build 出來的版本都有後門。

  • 防範方式

    • Pipeline as Code → 透明可審計。
    • 最小化權限(Least Privilege) → Jenkins、n8n、Railway 各自隔離,不要共用 root。
    • 簽章與驗證(驗證 artifacts 來源)。

DevSecOps + CI/CD 安全原理
它主要是在防範 從「程式碼 → 建置 → 部署 → 運行」全流程的安全風險,避免:

  • 程式碼漏洞
  • 第三方套件漏洞
  • 錯誤設定
  • 惡意軟體注入
  • Secrets 洩漏
  • 部署被駭
  • 供應鏈攻擊

來源:

https://blog.gitguardian.com/supply-chain-security-sigstore-and-cosign-part-ii/?utm_source=chatgpt.com

https://gokhan-gokalp.com/securing-the-supply-chain-of-containerized-applications-to-reduce-security-risks-security-scanning-sboms-signingverifying-artifacts-part-1/?utm_source=chatgpt.com


上一篇
【DAY14】端點防護與監控實戰 —搭建日誌收集與威脅分析平台
下一篇
【DAY16】社交工程:當駭客不靠技術?
系列文
我的30天資安攻之路防身修練:實戰×工具×AI全紀錄1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