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常見的鹽酥雞、雞排、炸雞、烤雞,絕大多數使用白肉雞作為主要食材,肉質軟嫩、多汁,且能很好地吸附醃料和炸粉。市面上常流傳「白肉雞因施打生長激素才能快速長大」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資訊。
台灣飼養的白肉雞之所以能快速成長,主要是因為種經過選育、飼養技術進步、營養均衡的飼料以及恆溫的飼養環境,這些因素都促使雞隻能夠達到最佳的生長效率。白肉雞飼養期較短,大約在32至38天之間,上市時的活體體重約為1.9至2.4公斤。因為白肉雞的成本相對低廉(與土雞相比)、肉質軟嫩且穩定供應的優勢,成為了台灣炸物和速食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供應來源。
家禽產品的分割過程大多是手工進行的,操作人員負責將家禽分割成 5 個主要類別:雞腿、雞翅、雞胸肉、雞腿和雞柳。之後被手工分類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最後進行包裝。然而,這種手工分類家禽切塊的方法耗費大量人力且依靠操作人員的經驗。
這文獻綜述了透過電腦視覺協助禽類產品(包括雞肉)的應用主要包括:
重量和體積估算:非侵入性地測量禽肉產品的重量和體積
分類和分級:基於外觀特徵對雞肉產品進行自動分類
品質評估:評估雞肉的外觀、大小等品質指標
即時監控:在生產線上進行即時的重量監控和品質檢測
其優勢:
非侵入性和非干擾性:不會對產品造成損害
即時處理能力:適合生產線的快速處理需求
資訊豐富性:能提供多維度的產品資訊
自動化程度高:減少人工操作需求
此篇文獻提到,透過機器視覺應用有助於開發更準確、高效、可靠的自動化分選和分級系統,將在加工速度、成本和勞動力減少方面帶來優勢,使其能夠應用於家禽在線加工廠。
參考文獻:
Nyalala, I., Okinda, C., Kunjie, C., Korohou, T., Nyalala, L., & Chao, Q. (2021). Weight and volume estimation of poultry and products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systems: A review. Poultry Science, 100(5), 101072. https://doi.org/10.1016/j.psj.2021.1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