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殖場到餐桌,人工智慧 (AI) 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協助畜牧業與水產業的每個環節進行改變。這不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逐步邁向永續發展、增進動物福利和提升食品安全的目標。
透過整合智慧監測系統,AI 可以即時捕捉並分析動物的行為、生理指標與環境數據。例如,在畜牧業中,穿戴式感測器或高解析度影像識別技術能持續追蹤牛、豬、雞的活動量、進食習慣甚至細微的步態變化,從而精準預警疾病的發生,比傳統的人工巡檢更快速發現疾病徵兆,替產業缺乏年輕人力的困境帶來一絲緩解的可能性。降低了疫情大爆發的風險的同時,也減少了疫情爆發時治療所需的抗生素使用量,進而提升了動物福利和最終的動物產品品質。
在水產業,AI 則透過水質感測器和機器視覺,實現對養殖池或海洋牧場的精準管理。系統能自動分析水溫、溶氧量、pH值等關鍵參數,並根據魚群的生長曲線和攝食情況,自動化調控飼料投放量與水循環系統。透過精準餵養不僅避免了過度投餵造成的飼料浪費和水質污染,也最大化了水產物的生長效率。
這種基於數據的精準分析和自動化管理,有望將產業從傳統的憑經驗養殖轉變為以數據進行決策,從根本上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它不僅能幫助農漁民節省人力、降低營運成本,更重要的是,透過減少碳排放、改善水資源使用和減少環境污染,協助產業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和實現環境永續的目標。
總而言之,AI 技術正帶領我們邁向一個更高效、更安全也更環保的智慧農漁未來,確保人類社會能夠在滿足日益增長的蛋白質需求的同時,保障地球環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