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 AI 的歷史中,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生成對抗網路) 的提出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014 年,由 Ian Goodfellow 與其團隊在論文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 中首次提出,GAN 透過一種 對抗式學習 的新穎概念,開啟了生成模型的黃金時代。
GAN 的架構由兩個神經網路組成:
生成器(Generator, G):負責產生新資料,例如生成一張看似真實的圖片。
判別器(Discriminator, D):負責判斷輸入是「真實資料」還是「生成資料」。
兩者的關係就像「偽造鈔票者」與「驗鈔員」:
生成器不斷嘗試製造以假亂真的樣本。
判別器則努力學會分辨真偽。
隨著訓練過程反覆進行,生成器會越來越強,最終能產生幾乎無法分辨真假的資料。
GAN 的誕生標誌著生成式 AI 的真正起飛。它不僅展現了「機器能創造」的潛力,也改變了研究社群對生成模型的看法。可以說,沒有 GAN,就不會有後來蓬勃發展的生成式 AI 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