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0
自我挑戰組

自學系列四重奏系列 第 3

資安考試準備:如何了解資安標準到底在幹嘛?(基礎篇)

  • 分享至 

  • xImage
  •  

很多人聽到「資安標準」會想到 ISO、NIST、CISSP,但往往只看到一堆控制項與條文,卻抓不到核心。其實不管是什麼標準,背後大多都能歸納到四大資安概念:

  1. 治理(Governance)
  2. 存取(Access Control)
  3. 事件(Incident / Operations)
  4. 法規(Compliance / Legal)

這四塊就是資安的「基本骨架」。下面我們來看它們怎麼映射到不同標準與框架。


1. 治理(Governance)

核心觀念:誰負責?要怎麼管理?風險如何控管?

  • NIST CSF → Identify(識別資產、風險、策略)
  • ISO 27001 → A.5 資安政策、A.6 組織安全、風險管理
  • CISSP → Security & Risk Management
  • CISM → Governance Domain
  • 台灣在地 → 資安法規要求機關建立資安計畫、金管會規範金融業要有資安長/專責部門

👉 治理就是「訂規矩 + 分工 + 風險控管」,奠定資安的地基。


2. 存取(Access Control)

核心觀念:誰能進來?能用什麼?能做到哪裡?

  • NIST CSF → Protect(特別是身份與存取管理 IAM)
  • ISO 27001 → A.9 存取控制、A.10 密碼與加密控制
  • CISSP → Identity & Access Management
  • CISM → 風險管理中重要一環
  • 台灣在地 → 金融業強制 MFA(多因子驗證)、最小權限原則、帳號定期稽核

👉 存取就是「控鑰匙 + 管大門」,避免內鬼與外部入侵。


3. 事件(Incident / Operations)

核心觀念:出事怎麼發現?誰要應變?如何復原?

  • NIST CSF → Detect、Respond、Recover
  • ISO 27001 → A.16 資安事件管理
  • CISSP → Security Operations(包含事件處理、災難復原)
  • CISM → Incident Management Domain
  • 台灣在地 → 金管會規定金融業每年資安演練、資通安全法要求事件通報與演練

👉 事件就是「演練 + 偵測 + 應變 + 復原」,確保危機不會失控。


4. 法規(Compliance / Legal)

核心觀念:不只是自己家的規矩,還要遵守外部規範。

  • NIST CSF → 分散在各類活動的合規要求
  • ISO 27001 → A.18 法律與合規
  • CISSP → Security & Compliance(法規、隱私、稽核)
  • CISM → Compliance Domain
  • 台灣在地 → 個資法、資通安全管理法、GDPR、主管機關通報時限要求

👉 法規就是「守法 + 稽核 + 報告」,保證你不會因為制度缺失而被罰。


🔑 總結:四大概念就是資安的「通用語言」

  • 治理 → 訂規矩(政策、責任、風險)
  • 存取 → 管鑰匙(帳號、權限、控管)
  • 事件 → 處危機(偵測、回應、復原)
  • 法規 → 守法律(合規、通報、稽核)

不管你準備的是 NIST、ISO、CISSP、CISM,還是要應付台灣的 金管會規範,這四大領域就是共通的框架。

換句話說,當你搞懂這四塊,不管遇到什麼標準或證照,腦中都有一個「定位圖」,能快速理解這個控制項或考題是在考哪一個面向。


附件:四領域和資安領域的對照表


上一篇
資安考試準備:如何了解資安到底在幹嘛?(小白解說版)
系列文
自學系列四重奏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