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4
0
自我挑戰組

自學系列四重奏系列 第 4

資安考試準備:從一則資安事件揭開整個資安管理架構的全貌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我們將從一個工程師都可能遇到的資安事件為案例,串起 存取 → 事件 → 治理 → 法規 的脈絡。後續將針對各層級中出現的概念重點展開說明

🎯 案例:開發環境帳號外洩

某工程師不小心把 AWS 的 Access Key & Secret Key 寫進 GitHub 公開 repo,導致外部攻擊者使用這組憑證,建立了大量的 EC2 資源,造成金額損失與潛在的資料外洩。


① 存取(Access Control 與異常行為)

  • 案例關聯

    • 存取控制本身出問題:憑證(Access Key)沒有受到妥善管理,缺乏最小權限原則(Least Privilege)。
    • 沒有做到異常偵測:外部使用者短時間內建立大量資源,卻沒有被及時阻擋。
  • 概念重點

    • 身分識別與存取管理(IAM、MFA、最小權限)
    • 憑證與密鑰管理(避免硬編碼、集中保管)
    • 行為監控(異常流量、異常 API 呼叫)

② 事件(Incident Management 與應變演練)

  • 案例關聯

    • 當外部攻擊者濫用憑證,這就是一起「安全事件」。
    • 團隊必須立即啟動事件應變:吊銷金鑰、關閉異常資源、通報內部。
    • 事後要進行演練與改善,避免下次重演。
  • 概念重點

    • 事件通報流程(誰要先知道?通知窗口?)
    • 事件分級(這是高風險,因為涉及金流與外部攻擊者)
    • 事後演練(如何在 30 分鐘內找到並吊銷金鑰?)

③ 治理(Governance 與管理制度)

  • 案例關聯

    • 公司若有健全治理,應該會規範「不得將金鑰硬編碼或上傳至公開 repo」。
    • 應該要有週期性憑證檢查、教育訓練,並落實責任分工。
  • 概念重點

    • 政策(Policy):不得將憑證存放於原始碼。
    • 標準(Standard):所有憑證必須使用集中管理(如 AWS Secrets Manager)。
    • 風險管理(Risk Assessment):評估金鑰外洩風險的影響與可能性。
    • 角色責任(Roles & Responsibilities):誰負責金鑰管理、誰負責審計。

④ 法規(Laws & Compliance)

  • 案例關聯

    • 如果這個憑證外洩導致客戶資料被存取,可能觸及 GDPR、個資法,必須在一定時限內通報主管機關與客戶。
    • 若組織有通過 ISO 27001 或 NIST CSF 框架,這次事件會被要求留下稽核紀錄。
  • 概念重點

    • GDPR / 個資法:資料外洩通報義務(通常 72 小時內)。
    • 合規框架:ISO 27001 (A.16.1.2 事件通報)、NIST CSF (Respond)。
    • 稽核與證據保留:必須留下事件調查與改善紀錄,以備外部稽核。

📌 四層次學習重點(由淺入深)

存取(Access Control 與異常行為)

  • 身分驗證(Authentication)、授權(Authorization)
  • 最小權限原則(Least Privilege)
  • 憑證與密鑰管理(避免硬編碼)
  • 異常行為偵測(登入失敗次數、異常 API 使用量)

事件(Incident Management 與應變演練)

  • 事件通報與分級流程
  • 應變演練(桌上推演、紅隊演練)
  • 事後檢討(Root Cause Analysis)
  • 持續改進(Lessons Learned)

治理(Governance 與管理制度)

  • 政策(Policy)、標準(Standard)、程序(Procedure)
  • 風險評估與風險處置(ISO 27005 流程)
  • 組織角色與責任分工(RACI Model)
  • 教育訓練與資安文化

法規(Laws & Compliance)

  • 地方法規(個資法、GDPR)
  • 國際標準(ISO 27001/27002、NIST CSF、CIS Controls)
  • 合規稽核流程(Audit, Certification)
  • 法律責任與罰則

從以上案例切入,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小小的金鑰外洩,怎麼一路牽連到存取 → 事件 → 治理 → 法規」
形成完整的 由技術到制度到法規 的脈絡。


上一篇
資安考試準備:如何了解資安標準到底在幹嘛?(基礎篇)
系列文
自學系列四重奏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