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天,我們已經完成 n8n 的安裝與基本啟動。今天的目標是熟悉 n8n 的使用介面,並理解幾個最核心的概念:Workflow、Node、Trigger。這些名詞是後續所有自動化設計的基礎,理解清楚能幫助我們快速上手。
選test a simple AI Agent example
系統已經內建一個簡單的對話工作流作為範例,之後會介紹如何申請和設定Gemini,目前Gemini從1~3的多種模型都有免費額度可以試用。
在 n8n 裡,一個 Workflow 就是一個自動化流程。
它包含了要執行的所有 Node 與它們之間的連線方式。
範例:
一個 Workflow 可能是「每天早上 9 點抓取新聞 → 呼叫 Gemini 生成摘要 → 寫入 Notion」。
Node 是 n8n 的核心單位,每個 Node 代表一個動作。
它可能是「讀取資料」「呼叫 API」「寫入資料庫」或「執行 AI 生成」。
+
按鈕即可新增一個 Node。範例:
- HTTP Request Node:抓取外部 API 資料
- Notion Node:將內容寫入 Notion database
- AI Node:呼叫 Gemini 生成摘要
![]()
Trigger 顧名思義,就是讓 Workflow「開始運作」的條件。
它決定這個流程什麼時候被執行。
範例:
- Discord 使用者傳送一段文字 → 觸發 Workflow → 呼叫 Gemini 生成摘要 → 回傳結果。
今天我們理解了 n8n 的三個基礎概念:
在理解了 Workflow、Node 與 Trigger 的基礎後,接下來我們會實作第一個定時排程的流程,讓 n8n 自動透過 arXiv API 抓取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