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1
0
生成式 AI

30天RAG一點通系列 第 23

(RAG 4-2) Agent革命:RAG與智能代理的深度融合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的核心議題

將 RAG 系統從一個被動的「問答機」,升級為一個能夠主動思考、規劃、並執行任務的智能代理(Agent)。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將 RAG 檢索能力與 Agent 的工具調用機制深度融合,打造一個能真正解決問題的企業 AI 助理。

為什麼需要 Agent?

傳統的 RAG 擅長回答基於事實的問題,但它缺乏行動能力。例如:

  • RAG 擅長:告訴我 2024 年 Q1 營收數據。
  • RAG 不擅長:幫我「產生一份包含 2024 年 Q1 營收數據的週報草稿,並發送到財務部。」

Agent 的核心價值

Agent 透過賦予 AI 調用外部工具的能力,彌補了 RAG 的不足。它能像人類一樣思考:

  1. 計畫 (Plan):我需要先做什麼?
  2. 行動 (Act):我應該用哪個工具?
  3. 觀察 (Observe):行動的結果是什麼?
  4. 反思 (Reflect):我是否達成了目標?

將 RAG 與 Agent 結合,可以創造一個強大的 AI 助理:它不僅能從知識庫中檢索資訊(Agent 的一個工具),還能執行實際的任務

如何實作 RAG Agent?

核心思想是採用 ReAct(Reasoning and Acting)模式,讓 LLM 在一個推理-行動循環中自主決策,並將 RAG 檢索作為其核心工具之一。

核心架構:Agent + 工具箱 (Toolbox)

一個 RAG Agent 的工作流如下:

1. 用戶請求

用戶提出一個複雜的任務,例如:「找出 2024 年 Q1 營收最高的前三個地區,然後將結果寫成報告草稿並儲存到 Google Drive。」

2. 推理 (Reasoning)

Agent 接收請求後,首先進入思考階段。它會利用內置的 LLM 進行推理,並生成一個思考步驟。

Agent 思考:

「這個請求需要多個步驟。我需要先找到數據,然後對數據進行排序,最後將結果儲存。我需要使用檢索工具來獲取營收數據,並使用文件寫入工具來儲存報告。」

3. 行動 (Acting)

Agent 根據其推理結果,選擇並調用一個工具。

Agent 行動: 調用 SearchTool(query="2024 Q1 營收數據")

4. 觀察 (Observation)

Agent 接收到工具的執行結果。

工具返回結果:

「檢索到以下文件:2024Q1_Revenue_Report.pdf,內含各地區營收數據。」

5. 循環 (Loop)

Agent 會根據觀察到的結果,繼續進行推理和行動,直到任務完成。

Agent 思考:

「我已經拿到營收數據了,現在我需要排序。這在檢索結果中嗎?不,我需要一個外部工具。但如果檢索結果提供了直接的答案,我就不需要下一步了。現在我需要將數據整理成報告草稿,然後儲存。」

Agent 行動:

  • 調用 DraftReportTool(data=revenue_data)
  • 調用 SaveToGoogleDriveTool(report_draft)

RAG Agent 的工具箱

一個強大的 RAG Agent 依賴於豐富的工具集。除了常規工具,RAG 系統的檢索能力本身就是一個核心工具

工具名稱 典型功能 範例
RetrievalTool 在企業知識庫中檢索相關資訊 SearchTool(query="專案 X 負責人")
DataAnalysisTool 執行數據計算與分析 CalculatorTool(expression="A部門營收/總營收")
APICallTool 調用外部 API 獲取即時數據 APICallTool(endpoint="/crm/api/customers")
FileManagementTool 讀取、寫入或刪除文件 SaveFileTool(path="report.docx")
CommunicationTool 發送 Email、Slack 通知 SendEmailTool(to="finance@corp.com")

三、實作挑戰與解決方案

主要挑戰與解決策略

1. 幻覺與錯誤

挑戰:Agent 可能會憑空想像出不存在的工具或執行錯誤的步驟。

解決方案

  • 在 LLM 的 Prompt 中明確定義所有可用的工具及其精確的參數格式
  • 對 Agent 的輸出進行嚴格的格式驗證

2. 成本與延遲

挑戰:每次推理、行動和觀察都會增加 Token 消耗和響應時間。

解決方案

  • 任務簡化:對於簡單任務,繞過 Agent,直接執行單輪 RAG
  • 上下文壓縮:在推理過程中,只保留最關鍵的上下文,減少每次傳遞的 Token 數

3. 安全風險

挑戰:惡意的用戶可能誘導 Agent 執行危險操作(如刪除文件)。

解決方案

  • 最小權限原則:為 Agent 分配的工具權限應嚴格受限
  • 人工審核:對於敏感操作,可以設計一個人工審核環節,由人來確認後再執行

四、Agent 在企業中的應用場景

典型應用領域

  • 智慧客服:Agent 可以檢索知識庫並自動為客戶開立工單
  • 銷售自動化:Agent 可以檢索產品文檔,自動生成個性化的銷售郵件,並發送給潛在客戶。
  • 辦公室自動化:Agent 可以自動生成報告,並在指定時間發送到團隊郵箱。

實際案例流程

案例:自動化財務報告生成

  1. 用戶請求:「生成本月營運摘要報告並發送給管理層」
  2. Agent 規劃
    • 檢索財務數據
    • 分析關鍵指標
    • 生成報告草稿
    • 發送郵件
  3. 執行過程
    Step 1: SearchTool("本月營收數據")
    Step 2: SearchTool("本月支出數據")
    Step 3: CalculatorTool("營收-支出")
    Step 4: ReportGeneratorTool(template="月報模板")
    Step 5: SendEmailTool(recipients=["ceo@company.com"])
    

五、監控與治理

Agent 執行監控

  • 執行追蹤:記錄每個推理-行動循環
  • 性能監控:追蹤 Token 消耗、執行時間
  • 錯誤處理:異常情況的自動回復機制
  • 人工介入:關鍵節點的人工確認機制

質量控制

  • 輸出驗證:檢查 Agent 生成內容的準確性
  • 工具調用審計:記錄所有工具使用情況
  • 用戶反饋循環:收集使用者滿意度,持續改進

今天的決策清單

  • [ ] 我們的業務需求是否包含需要執行多步驟任務的場景?
  • [ ] 已經定義了 Agent 可以使用的工具集嗎?
  • [ ] 團隊是否具備應對 Agent 帶來的成本、延遲與安全挑戰的能力?
  • [ ] 是否能夠接受 Agent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無法完美執行的風險?
  • [ ] 是否建立了 Agent 行為的監控和治理機制?

想想看

  1. 如何設計一個系統來監控 Agent 的執行過程,以便在它陷入循環或執行錯誤時及時介入?

  2. 在 Agent 調用外部工具時,如何確保數據的一致性,例如:當 Agent 讀取一個文件後,該文件內容立即被修改了,如何處理?

  3. 在實際部署中,你會選擇使用一個大型、通用的 Agent 模型,還是為不同任務訓練多個小型、專用的 Agent?為什麼?

  4. 當 Agent 在執行複雜任務時失敗,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錯誤恢復機制,讓它能夠從失敗點重新開始而不是從頭開始?


上一篇
(RAG 4-1) 多模態RAG:視覺、聽覺與文字的融合智能
系列文
30天RAG一點通2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