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四晚上七點半,阿偉總算從公司走出來。
我在咖啡廳等他,看他推門進來的樣子,整個人像洩了氣的氣球。
「你跟老黃聊得怎麼樣?」我問。
「老黃人其實很不錯欸!」阿偉一屁股坐下來,眼神裡帶著一絲興奮,「他不但沒有嫌我煩,還很認真地幫我分析那段code,甚至給了我一個超棒的重構建議。」
「那幹嘛看起來這麼累?」
阿偉的表情瞬間垮下來:「唉…因為我昨天半夜兩點還在幫小陳改他的前端Bug啊。」
小陳,團隊裡的前端工程師,個性很外向,習慣有問題就找人討論。最近這幾天,阿偉正埋頭寫會員系統的時候,小陳總是會突然出現在他旁邊。
「阿偉哥~我這個地方卡住了,幫我看一下好不好?應該很簡單,一下就好了。」
然後阿偉就放下手邊的工作,一頭栽進去幫他除錯。一除就是一個小時。
「我已經連續三天都這樣了。」阿偉用手抓著頭髮,「每次他都說『很簡單,一下就好』,結果我的進度就一直被打斷。昨天更扯,我都準備下班了,他跑過來說有個急bug,我就又留下來陪他搞到半夜。」
我點了兩杯咖啡,等阿偉繼續說。
「你知道最慘的是什麼嗎?」他苦笑,「今天早上小P問我會員系統的進度,我只能說『快好了』,但其實我還有一堆東西沒寫完。結果小陳就在旁邊很開心地說『阿偉昨天幫我解了一個超難的bug欸!』」
「然後小P怎麼說?」
「小P就看著我,那個眼神好像在說『所以你是去幫別人做事,自己的工作沒做完喔?』」
我懂那種尷尬的感覺。明明是在幫忙,最後卻變成自己的錯。
「你覺得小陳是故意的嗎?」我問。
「應該不是啦,他就是那種很隨性的個性,我覺得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幫忙很正常吧。而且有些前端接後端的部分他真的不懂嘛。」
阿偉想了想,「不過…他連三天都這樣,我現在也有點不確定他是不是故意的了耶…」
「那你為什麼每次都答應啊?」
「因為...」阿偉停頓了一下,「因為不好意思拒絕啊。他都已經走過來了,而且看起來很困擾的樣子,我怎麼好意思說不要?」
阿偉有點猶豫,又補充:「而且我也怕他覺得我不合群,或是覺得我很冷淡。」
這就是問題所在。阿偉的不好意思,讓他不知不覺變成了別人的救火隊。
我在紙上寫了四個字:被動幫忙,然後劃掉,旁邊寫上主動協作。
「你覺得小陳每次來找你的時機怎麼樣?」我問。
「都超不巧的啊!」阿偉馬上抱怨,「我正專心寫code的時候,他就突然出現。然後我就要停下來切換思路,幫他看前端的東西。」
「那如果換個方式呢?改成由我們來決定幫助他的方式,你覺得怎麼樣?」
「什麼意思?」
「比如說,下次小陳又過來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我開始在紙上寫:
小陳,我現在手上有個緊急的issue要修,可能沒辦法馬上幫你看。你這個問題很急著交嗎?那我手邊這個做完,下午三點再幫你,可以嗎?
「像這樣改成由我們來主動決定『什麼時候』和『怎麼』幫忙,我們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節奏了。」
阿偉點點頭,但看起來還是有點擔心。
「可是他會不會覺得我在推託?」
「不會啦,你又不是拒絕幫忙,只是重新安排時間而已。」我說,「而且說實話,真正緊急的bug,他早就去找team leader或PM了,不會來找你。會找你的,其實通常都是可以等一等的問題。」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技巧。」我喝了口咖啡,「下次小陳來找你的時候,先別急著幫他看code,我們要先問他『你已經試過什麼方法了嗎?你覺得問題可能出在哪裡?』」
阿偉頓時醒悟:「讓他先思考!」
「對,這樣做有三個好處。第一,這樣也可以避免他自己都沒想過就跑來問你,養成過度依賴別人幫助的習慣。第二,很多問題他在跟你解釋的過程中,自己就會想通了。第三,即使他沒想通,你也能更快理解問題在哪裡,不用從零開始debug。」
我在紙上又多寫了幾個例子:
「你先跟我說說看,你已經檢查過哪些地方了?」
「console有沒有跳什麼錯誤訊息?」
「你覺得可能是資料的問題,還是邏輯的問題?」
「這樣你的角色就從『幫他除錯』變成『引導他思考』。你時間花得更少,他能學到的卻更多。」
阿偉若有所思地點頭。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我看著阿偉,「如果你發現某個人總是來找你幫忙,但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卻不見蹤影,那這段關係就不健康。」
「所以我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建立交換的思維。」我說。
「如果幾次下來,都是我們單方面的在幫助小陳,那下次幫他解決問題後,可以說:『小陳,這次我幫了你,下次我遇到前端的問題,你也要記得幫我喔!』或者更直接一點,『對了,我最近在研究React的某個功能,你比較熟,改天教我一下好不好?』」
「雖然我們事後到底會不會跟他討,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這樣他就會意識到,你的時間也是寶貴的,幫忙是互相的。」
阿偉在本子上沙沙地快速寫下筆記。
「原來拒絕可以這麼有技巧啊…」他說,「我一直以為只有兩種選擇:幫忙或不幫忙。原來還有第三種:有條件的幫忙。」
「是啊。你可以幫忙,但如果能在你能接受的時間和方式下進行,不是很好嗎?」我眨眨眼。
阿偉把筆放下,看著本子裡寫得滿滿的筆記。
「我有點擔心,這樣會不會讓同事覺得我變得很計較啊?」
「你覺得老黃計較嗎?」我問。
阿偉想了一下:「好像不會欸。他就是有自己的原則,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對啊。有界線的人,反而更讓人尊敬。」我說,「而且你想想看,如果你一直當工具人,最後累壞了,對團隊有好處嗎?」
阿偉搖搖頭。
「所以建立界線,其實是為了讓你能夠長期、穩定地幫助大家。」
咖啡廳裡的人潮漸漸散去,阿偉收拾著筆記本。
「明天小陳如果又來找我,我就試試看你說的方法。」他說,「其實我也蠻想學React的,剛好可以跟他交換一下。」
他看了看手錶,「時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下次再跟你分享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