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下午五點,阿偉傳了個訊息給我:「我們今天可以早點聊嗎?有事想問你。」
我看得出來他心情不太好,約在老地方見面。
六點不到,他就已經坐在咖啡廳裡了,手上拿著手機,一臉煩躁地滑著什麼。
「怎麼了?」我坐下來問。
阿偉把手機放到桌上,看著我,眼神裡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委屈。
「公司公布下季的升遷名單了…」他停了一下,「小陳要升資深工程師了。」
我沒有立刻回話,等他繼續說。
「不是啊,我這個月至少加了六十個小時的班,為了趕那個會員系統,我好幾天都搞到半夜。」阿偉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寫的code品質應該也不會比他差吧?結果升遷的卻是他。」
他停了一下,表情有點複雜,「而且你也知道上禮拜他那個bug,還是我幫他修他才能交出去的耶。我明明技術比他強,做事也比他認真,憑什麼他可以升遷啦!」
咖啡廳裡的音樂輕輕柔柔的,跟阿偉的情緒完全不搭。把手撐在下巴的阿偉,好久好久都沒有說話。
大概七八分鐘後,阿偉喪氣地問:「你覺得公司升遷的標準…會是什麼?」
聲音小到,幾乎要被店裡的音樂蓋過去。
「嗯…你覺得會是什麼呢?」我試探性地問。
「不就是績效嗎?把工作做完、不出錯、準時交件…」
「那小陳有做到這些嗎?」
阿偉想了一下,有點不甘心地說:「有啊,而且...」
「而且什麼?」
「而且他很會講話。每次開會都很有自信,老闆好像也蠻喜歡他的…」
我點點頭,「還有呢?你平常觀察到他做了什麼?」
阿偉皺著眉頭回想:「他很愛問問題,常常跑來找我討論前端的事情。還有就是,他會在公司的Slack上分享一些新的前端文章或工具,大家都覺得他很用心。」
講到這裡,阿偉的語氣裡帶著一絲不屑,「說什麼用心,我看就是愛現吧。分享那些文章又不用花什麼時間,隨便轉發一下就有人誇他了。」
「喔對了,」阿偉又想起來,「每次有新人進來,他也會自己跑去教他們使用我們的開發環境。然後新人就會說他人很好,很熱心。」
他越說越不平,「可是那些新人遇到真正技術問題的時候,結果還不是要來找我?我才是真的在解決問題的人好嗎,結果風頭都被他搶走了。」
「那,你有做過這些事情嗎?」
阿偉搖搖頭,「我都專心在寫code,哪有時間搞這些...」
話說到一半,他自己也愣住了。
我拿起桌上兩個杯墊,擺在阿偉的面前。
「左邊這個是『你做的事』,右邊是『別人看到的事』。」我指著桌面,「你覺得你的兩個圈重疊了多少?」
阿偉看著圖,沉默了一會兒。
「好像...幾乎沒有重疊。」
「對,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很努力,做了很多事,但現在大部分都落在左邊的圈圈裡。」我說,「小陳呢?他做的事情很可能沒你多,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盡量讓人看得到。」
「可是,」阿偉有點激動,「難道技術不重要嗎?我寫code的時間,他都跟個花蝴蝶一樣在那邊聊天、搞社交!明明我才是真正在做事的人啊!」
「我就不懂,為什麼會講話比會做事還重要?」他的語氣裡帶著一種被背叛的感覺,「公司應該是個看能力說話的地方才對吧,結果現在是看誰比較會演戲啊?這樣對嗎?」
「技術當然很重要啊,但你想想看,如果今天你是老闆,要你選一個人當未來的主管,你會選一個技術很好,卻很少有機會能觀察到他與團隊互動情形的人,還是選一個技術雖然馬馬虎虎、但也不至於會闖禍,同時在團隊裡已經具備某些影響力的人呢?」
阿偉想了想,沒有回答。
「我不是要你變成小陳那樣的人。」
我繼續說,「但我們可以想想看,怎麼樣可以讓你在維持平常工作步調的前提下,還能順便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阿偉疑惑,「呃...有可能辦到嗎?」
「當然啦!只要我們用一些技巧…」
我在本子上畫了三個圈的同心圓,然後從裡到外寫下三個詞:
個人努力、團隊貢獻、組織影響。
「我們現在在最裡面的第一個階段,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升遷看的是第二、第三個階段。」
我接著說,「小陳雖然技術沒有你強,但他做了哪些,可以從最內圈溢出到第二三圈的事情呢?」
「嗯我想想…像是他幫新人上手、分享知識,還有在會議裡主動討論產品方向這些嗎?」
「沒錯~ 雖然寫code才是小陳的本職,但他做的這些事情,無形中把小陳的code的影響範圍,給擴大出去了。」
阿偉若有所思地點頭。
「那我該怎麼做?」
「我們可以從我們本來就會做的小細節開始。」
我說,「比如每個禮拜一的站立會議,是我們本來就會做的例行工作,對吧?在我們報告的時候,可以把原本只說『我在寫某某功能』,給改成說『我在寫某某功能,這個功能能解決客戶反應的什麼問題,預計禮拜三完成』。」
「就這樣?」
「對,就這樣。」
「聽起來像是廢話啊?這個會後不是大家都能從文件其他地方找到嗎?」
「是啊,但主管每天要聽的報告這麼多,他會後都要再花時間、點開各種文件去推敲每個人的來龍去脈,其實很累的呀。」我解釋著,「如果你能在報告時,能簡要地把你的工作脈絡跟實際的價值連結起來,這對我們是幾秒鐘的舉手之勞、多講兩三句話而已,但對聽簡報的人來說卻幫助很大。」
我接著補充,「然後,當我們完成一個比較複雜的功能時,也可以主動寫個簡短的分享,說明你遇到了什麼技術挑戰、怎麼解決的。啊,當然要以不造成我們額外的工作負擔以及困擾的前提為主。」
阿偉在筆記本上做筆記。
「還有,」我繼續說,「我們還可以在有工作空檔時,主動關心一下團隊裡的其他人。喔這不是要你變得很外向,只是偶爾問問『最近有遇到什麼技術問題嗎?』或是『這個功能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嗎?』之類的就夠了。」
「可是我平常很忙啊,要是我在空檔做這些,如果是小忙的話還可以,但要是突然有人丟個大包過來,我不就反而要GG了嗎?」
「喔!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如果時間不 OK 的話只是提供個思路、或花個一兩分鐘協助轉介也很好唷。要是真的太大包又覺得不好意思拒絕,別怕!我們可以用之前應對小陳的方式來處理,照著做應該就沒問題了。」
「可是我會覺得很奇怪欸,」阿偉有點猶豫,「好像在炫耀自己做了什麼。」
「嗯…我懂你的擔心,我也不喜歡人家覺得我是個很愛炫耀的人。」
我說,「不過,不管小陳的動機是什麼,至少他做的這些事情讓別人看見了他的存在。這裡面的關鍵不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而是他做了這些為什麼可以有這樣的效果。」
我繼續說,「所以設法摸清楚原理以後,我們就可以改成用自己覺得舒服、自己能做得到的方式來展現價值,而不用勉強自己去模仿他的做法了。」
阿偉帶點遲疑,「嗯…好像懂了一點…?」
「而且老實說,其實我們有責任讓大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說,「你的主管需要知道你在團隊裡的價值,你的同事也需要知道你有什麼資源可以互相流通。如果我們都不說,他們怎麼有辦法知道呢?」
「對吼,這樣說我好像就比較理解了。就像遊戲打團戰一樣要互相cover對吧?」
「哈哈,沒錯!你越來越厲害了!」
咖啡廳裡的人潮漸漸增多,我們的對話也接近尾聲。阿偉把筆記本收起來,看起來心情好了一點。
「雖然我現在比較理解了,但想到要一直跟人互動,就覺得好彆扭喔…我覺得我可能還需要很多時間練習這些事情吧。」
「是啊,就像你之前說的,這就像當初學程式一樣,剛開始會很不自然。溝通和展現也是技能,需要一點一點慢慢練習。」我說,「而且你不用一次就做得很完美,慢慢來就好。」
「那我下禮拜開始試試看。」
阿偉站起身,「先從站立會議開始,試著多說一點自己在做的事情。」
他走向門口,想起剛才自己心中的委屈和不甘,好像消散了一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