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AI 系統大多只能處理單一形式的資料,例如文字或圖片。但人類的世界是多感官的,我們能同時看影像、聽聲音、理解語境,再做出反應。多模態 AI(Multimodal AI),正是讓機器也具備這種跨模態的理解與生成能力。
什麼是多模態 AI?
單模態 AI:只能處理一種資料,例如 GPT-2(文字)、ResNet(影像)。
多模態 AI:能同時理解或生成多種形式的資訊(文字、圖片、聲音、影片)。
例如:輸入一張照片 + 一段問題 → AI 回答圖片中的內容。
或是:AI 根據文字生成圖片、影片或音樂。
為什麼多模態很重要?
更貼近人類的思考方式:我們不是只用文字或影像,而是多感官整合。
應用更廣泛:智慧客服能同時看訂單圖片與聽語音描述;醫療 AI 可以同時分析病人的檢查影像與病歷文字。
人機互動更自然:像 ChatGPT、Gemini、Claude 等新一代 AI,已經能「看圖說話」或「聽懂語音」。
代表性應用
圖片問答:你上傳一張照片,AI 幫你描述內容或回答問題。
AI 繪圖:輸入文字 → AI 生成圖片(如 DALL·E、Stable Diffusion)。
影片生成:輸入腳本 → AI 自動生成影片。
語音助理升級:AI 不只聽懂聲音,還能根據視覺環境給建議(未來的智慧眼鏡)。
未來發展
跨模態融合更深:不只是「文字 + 圖片」,而是「文字 + 圖片 + 聲音 + 動作數據 + 感測器資料」。
即時應用:自動駕駛、智慧工廠、醫療診斷,都需要多模態 AI。
更強的人機協作:多模態 AI 將會是 Copilot 系統的核心,像一個真正的「數位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