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UI/UX 設計中,設計系統已經從「選擇性工具」變成現代產品團隊不可或缺的核心資源。很多新人設計師可能覺得,反正只要畫出漂亮介面、按顏色與字體規則就好,何必建立一套設計系統?
其實,設計系統的價值遠比你想像中高。
設計系統其實是一套 「規範 + 元件庫」的組合,包括:
有了設計系統,設計師可以快速套用現有元件,工程師也能依照元件開發,確保產品前後端一致。
提升一致性
沒有設計系統,每個頁面或功能可能由不同設計師獨立設計,容易造成按鈕樣式、間距、字體大小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會讓使用者感覺「整個網站怪怪的」🤨,甚至影響操作直覺。
設計系統就像是產品的「DNA」🧬,確保所有元件和介面保持統一,如果沒有設計系統,介面就像散沙。
加快設計效率
設計師不用每次都從零畫元件,也不用每次討論顏色、字體、按鈕樣式。設計系統提供可重複的元件和規範,設計師可以專注於 解決使用者問題與流程優化,而不是重複畫元件。
方便跨團隊協作
在大型產品或專案中,常常需要設計師、工程師、PM 同時參與。如果沒有統一規範,溝通成本很高。設計系統提供共同語言,工程師知道元件該如何實作,PM 可以快速理解設計決策依據,整個團隊能更順暢協作。
利於擴展與維護
隨著產品迭代,新增功能或改版介面時,如果沒有設計系統,每次都要重新設計元件或檢查一致性。設計系統則可以快速更新元件庫,新的頁面可以直接套用現有元件,維護成本大幅降低。
依照品牌 CIS 建立設計規範:確保產品與品牌風格一致,例如公司既有的 Logo、主色系、輔助色、字體風格等都應納入設計系統。
像是臺灣銀行主要顏色以深紅、深紫為主,在建立設計規範時就不可以亂改成其他顏色 ❌
先整理核心元件,再延伸出複雜元件:例如先定義按鈕、輸入欄、標題樣式,再組成卡片、表單、導航列等複合元件。
多善用社群與官方資源:例如 Figma 的 Community 裡有許多設計師分享的元件庫,Google 也有提供 Material Design Kit。這些現成資源可以幫助設計師快速搭建設計系統,並再依照專案與畫面需求,調整成合適的樣式。
包含顏色、字體、圖示、各種元件都有明確規範
除了使用 Figma 社群或官方提供的設計資源(如前面提到的 Material Design Kit)來做修改外,也要留意專案實際採用的程式框架。
因為不同框架通常都有對應的設計系統或元件庫,例如 Vue 有 Vuetify、Angular 有 PrimeNG、React 常用 Ant Design 或 Material UI …。
設計師如果能與工程師協調,盡量基於這些官方資源去做調整,就可以確保設計落地性,也能減少前端實作的摩擦。
對 UI/UX 設計師來說,掌握設計系統的建立與使用能力,等於在打造一個 可持續運行的產品生態。
設計系統的價值,不只是「好看」或「方便套用」,更是 提升產品一致性、效率、跨團隊協作與長期維護性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