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AI & Data

從入門村到最終 BOSS:30 天打通深度學習主線系列 第 6

Day 6:神經元 —— 深度學習的最小單位(一)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我們逛了機器學習村和深度學習村,今天要更進一步,走進深度學習的「核心工坊」,看看一切的基石 —— 神經元 。
就像冒險遊戲裡的「角色屬性點」,神經元是最小的單位,無數個神經元串起來,才形成整個強大的網路。

一、什麼是神經元?

在生物大腦裡,神經元會接收訊號(電位)、處理後,再把訊號傳給其他神經元。
人工神經元 (Artificial Neuron) 受到這個啟發,被設計成:

輸入 → 加權 → 加總 → 激活 → 輸出

公式: y = f(w1x1 + w2x2 + … + wnxn + b)

  • x:輸入值(像裝備屬性)
  • w:權重(每個屬性的加成值)
  • b:偏置(調整輸出基準)
  • f:激活函數(決定輸出如何變化,例如 ReLU、Sigmoid)
  • y:輸出結果(最後的判斷或特徵)

二、激活函數的角色

如果沒有激活函數,神經網路不管疊多少層,效果都只是一個線性函數。
激活函數就像遊戲裡的「技能特效」,能讓模型學習到非線性的複雜模式。

常見激活函數:

Sigmoid:輸出 0~1,常用於二分類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5366738oqIsN3GO.jpg
ReLU (Rectified Linear Unit):大於 0 就輸出,否則為 0,是目前最常用的技能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53667UCeX9zgdfz.jpg
tanh:輸出 -1~1,適合需要對稱的情境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53667C8vo7Fk7Td.jpg
三、神經元怎麼串成網路?

一排神經元 = 一層 (Layer)

多層疊加 = 神經網路 (Neural Network)

層數越多,能學到的特徵越複雜


上一篇
Day 5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彼此間的關係 (二)
系列文
從入門村到最終 BOSS:30 天打通深度學習主線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