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7
0
Security

企業資訊韌性實例分析系列 第 7

DAY 7 資訊韌性實例分析6—盛餘鋼鐵(上市鋼鐵;股票代號:2029)

  • 分享至 

  • xImage
  •  

一、企業背景與產業環境

盛餘鋼鐵(上市鋼鐵;股票代號:2029)為台灣知名鋼鐵製造商,主要業務為生產和銷售冷軋鋼捲、鍍鋅鋼捲以及烤漆鋼捲,並以「可拉壯」品牌聞名。公司擁有全台首家連續式設備的鍍製鋼廠,產品廣泛應用於建築、家電、汽車及科技設備等領域。

二、資訊韌性切入角度

(1) 盛餘鋼鐵於114/03/30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所發佈之重訊: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07482Hjyz3kP0HC.jpg
(2) 引用盛餘鋼鐵114年股東會年報有關本次資安事件的說明,內容如下:

本公司 114 年 3 月 30 日受駭客攻擊主機與個人電腦,對檔案進行編碼,使部份系統與資料無法使用,經評估對本公司之財務業務尚無重大影響。未來將再加強資安基礎建設,密切與資安公司合作,安裝 EDR/MDR 資料軟體,提前在潛伏時期即發現異常。

(3) 另外引用聯合新聞網2025/06/19報導:https://udn.com/news/story/7241/8818236

三、韌性策略與實際狀況

根據 114 年 3 月 30 日發布的資安重訊,盛餘鋼鐵遭駭客入侵,攻擊者對主機與個人電腦進行檔案加密,導致部分系統與資料無法使用。雖然公司表示無個資或機密外洩,且營運未受重大影響,但事件揭示出以下兩項韌性挑戰:

(1) 系統可用性受損:主機與個人電腦遭編碼加密,顯示企業在備份隔離、災難復原與端點防護方面存在斷層。若無不可變備份或異地備援,資料回復將受限,延長 RTO(復原時間目標)與 WRT(工作復原時間)。
(2) 橫向滲透風險:個人電腦遭入侵代表端點防護不足,可能成為駭客滲透核心系統的跳板。

四、制度與文化支撐

盛餘鋼鐵在113年股東會年報上,對於資安政策揭露比較簡略,就其內容顯示,盛餘資安管理主要是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來進行資安管理,然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盛餘鋼鐵在事件發生後迅速啟動防禦機制,並與高雄市調查處合作,簽署「資安聯防與情資共享合作備忘錄」,展現出制度韌性與跨部門協作能力。企業高層也公開表示,資安不再是 IT 部門的責任,而是整體治理的一環,反映出文化韌性的轉型意識

五、筆者看法及觀點

盛餘鋼鐵本身在股東會年報及永續報告書內,所揭露的公司的資安政策與管理方面的內容偏少,主要是靠內部查核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查核,來進行資安的運作,就其內容而言,是無法反映出公司是否有能力達到資訊韌性的條件。

內容如下圖所示: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0/20107482eug4DZVCYw.jpg

雖然該公司在此次資安事件之後,馬上與法務部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共同簽署「國家資通安全聯防與情資分享合作備忘錄」,然實際執行狀況尚無法清楚了解是否有能力在受到攻擊時,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復原情況。但公司在遇到問題時,能馬上尋求外部協助,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雖屬於傳統製造業,但其營運架構中仍包含大量技術資料、專利設計、供應鏈資訊與客戶訂單等敏感資料。這些資料一旦遭竊或外洩,可能對企業競爭力、品牌信任與法規合規性造成重大衝擊。因此,企業在強化資訊韌性時,不能僅止於事後應變,更應從制度設計、資料分級、加密儲存、異常偵測與備援機制等面向,建立一套可持續且具前瞻性的資安防護架構

在全球資安威脅日益升高的背景下,製造業不再是資安的「低風險區」,而是駭客眼中高價值的目標。唯有將資訊韌性視為企業治理的一部分,並持續投入制度、技術與文化的升級,才能真正建立抵禦風險、快速回復、穩定營運的能力。

以上給大家參考!


上一篇
DAY 6 資訊韌性實例分析5—海華科技(上市通訊網路;股票代號:3694)
系列文
企業資訊韌性實例分析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