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後半部的階段,我們面臨一個關鍵轉折:將20天開發的原型轉化為可交付的專業標準。今天的核心任務是建立完整的設計系統,這不只是視覺統一的需求,更是確保原型能順利轉換為生產代碼的必要基礎。沒有設計系統的原型,就像沒有藍圖的建築工程,開發團隊將面臨無數的重複決策和不確定性。
原型設計的最終目標是支撐實際開發,而開發團隊最需要的是明確的標準而非創意靈感。當前端工程師看到我們的訂單頁面時,他需要知道:這個藍色按鈕的確切色值是什麼?hover狀態該如何表現?在不同頁面中是否保持一致?如果每個按鈕都是獨立的設計決策,開發成本將會倍增。
設計系統就是將設計師的思考過程標準化,讓開發者能夠快速理解並複製設計意圖。更重要的是,統一的設計系統能確保產品在未來擴展時保持一致性,避免因為人員變動或時間推移導致的風格混亂。
AI在設計系統建立上有人工難以匹敵的優勢:Pattern識別能力和批量處理效率。它能快速掃描所有頁面,識別重複使用的設計元素,並歸納出統一的規則。更重要的是,AI不會有設計師常見的「這個按鈕我記得做過類似的」模糊記憶,它能精確比較每個元素的差異。
但AI也有明顯限制:缺乏設計意圖的判斷能力。它無法區分「故意的設計差異」和「意外的不一致」。因此,AI協作的關鍵在於提供清晰的設計邏輯和明確的標準化目標。
我們從最基礎的UI元件開始建立設計系統。這些元件將成為所有頁面的建構基礎。
建立門市iPad系統的統一元件庫:
元件分類需求:
1. 按鈕系統
- 主要操作:登入、確認訂單、送出表單
- 次要操作:取消、返回、重置
- 危險操作:刪除、強制登出
2. 表單控制項
- 文字輸入:客戶姓名、電話、地址
- 選擇器:日期、時間、商品規格
- 數量調整:商品數量、折扣百分比
3. 資訊展示元件
- 商品卡片:圖片、名稱、價格、庫存
- 客戶資訊卡:基本資料、購買歷史
- 狀態指示器:訂單進度、系統狀態
設計標準:
- 最小觸控目標:48px x 48px(iPad觸控友好)
- 主色調:#2B66FF(現有系統一致)
- 圓角統一:6px(現代感但不過度)
- 陰影統一:0 2px 4px rgba(0,0,0,0.1)
技術要求:
- 建立components.css獨立檔案
- 使用CSS變數確保一致性
- 每個元件支援hover/active/disabled狀態
- 保持HTML、CSS、JS檔案分離
- 響應式適配iPad橫向/直向切換
請產出完整的元件庫,包含所有狀態變化和使用範例。
重點修正:AI初版會產出過多變化,我強調「以現有設計為基準進行標準化」後,得到了更實用的結果。
在元件庫基礎上,建立更深層的設計token系統,確保所有視覺決策都有明確依據。
為門市iPad系統建立完整的設計token系統:
色彩token定義:
- 功能色彩
* Primary: #2B66FF(主要操作、重點強調)
* Success: #10B981(成功狀態、確認操作)
* Warning: #F59E0B(警告提示、待確認)
* Danger: #EF4444(錯誤狀態、危險操作)
- 中性色彩
* Gray-50: #F9FAFB(背景色)
* Gray-200: #E5E7EB(邊框色)
* Gray-500: #6B7280(次要文字)
* Gray-900: #111827(主要文字)
字體token定義:
- 頁面標題:24px/700(各頁面主要標題)
- 區塊標題:20px/600(功能區域標題)
- 卡片標題:18px/500(商品名稱、客戶姓名)
- 內文字體:16px/400(表單標籤、說明文字)
- 輔助資訊:14px/400(時間、狀態說明)
間距token定義:
- 基礎間距:8px的倍數系統
- 元件內部:12px(按鈕padding、卡片padding)
- 元件之間:16px(相關元件間距)
- 區塊之間:24px(不同功能區間距)
- 頁面邊距:32px(頁面邊緣間距)
技術實現:
- 使用CSS自定義屬性(:root變數)
- 建立token命名規範(語意化優先)
- 提供使用指南和錯誤範例
- 確保所有token在iPad環境下的可讀性
請產出完整的design-tokens.css檔案和使用說明文件。
設計token建立後,最關鍵是確保現有代碼能正確套用這套標準。我們需要systematic的應用策略:首先audit現有所有CSS檔案,識別硬編碼的顏色和尺寸值;其次建立migration checklist,逐步將硬編碼替換為token變數;最後建立validation process,確保未來新增的元件都遵循token標準。
AI協作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有價值,它能快速掃描大量代碼,找出不符合標準的設定,並提供自動化的修正建議。關鍵是在prompt中提供清楚的「修正映射表」,讓AI知道舊的設定應該對應到哪個新的token。
好的設計系統不是一次性建立就完成,而是需要持續維護和演進的活體系統。我們需要建立clear governance:什麼情況下可以新增token?如何處理設計系統無法覆蓋的特殊需求?誰有權限修改核心token?
透過AI協作,我們可以建立automated consistency check,定期掃描所有使用設計系統的頁面,確保沒有drift現象。這種systematic monitoring讓設計系統能夠長期保持健康狀態,真正發揮標準化的價值。
完整的設計系統是成功交付的基石。當開發團隊接手我們的原型時,他們將獲得的不只是視覺檔案,而是完整的設計決策邏輯和實現標準。這種systematic handover大幅降低了interpretation risk,確保最終產品能夠忠實呈現原型的設計意圖。
設計系統是原型設計專業化的分水嶺。透過AI協作建立的統一標準,我們將散點式的頁面設計提升為系統性的產品規範。這種標準化思維的建立,正是從原型設計師邁向產品設計師的關鍵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