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話,我想嘗試做一個專案,來講解完整的網站開發,這邊的話我製作一個開源的筆記網站好了,這邊因為本人的英文能力不行,都使用中文去下Prompt,還請各位見諒,如果可以大家多使用英文去使用。
首先先為網站命名,因為我考慮的是先找到可以註冊.com的網域名稱,所以我會透過AI幫我命名命名,例如輸入:
Note
Card
Zettelkasten Method
組合成一個單字名稱
輸出:
好的,將這些概念組合成一個單字名稱,既能傳達網站的核心功能,又能保有獨特性。以下提供幾個組合:
Zettelnest:結合 Zettelkasten 和 Nest(巢穴)。這個名字傳達出,這個網站就像一個安全且組織良好的「筆記巢穴」,讓你的知識和想法都能安穩地存放與成長。
Cardex:這個名字結合了 Card 和 Codex(古抄本)。它暗示這是一個像古老圖書館一樣,能系統化整理卡片式筆記的平台,聽起來既有深度又專業。
Notecard:直接將 Note 和 Card 組合,簡單直接。這個名字雖然沒有前面兩個那麼有創意,但它的優點是讓人一眼就能明白網站的核心功能。
如果想從聲音或視覺上來發想,可以嘗試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Nottel:發音近似 Note 與 Zettel 的結合。這個字簡短好記,同時保有「筆記」和「卡片」的意象。
Zettelify:這個字帶有「動詞化」的感覺,像是「Zettel-ify」(讓你的筆記卡片化),強調了網站能幫助使用者實踐 Zettelkasten 方法。
希望這些新想法能給你更多靈感,找到最適合你的開源筆記網站名稱!
這邊的話我最後使用的是Zettelify,當作此網站名稱,接下來製作網站。
在此資料夾位置,使用指令建立Next.js專案
這邊的話我先開了一個資料夾叫做zettelify,所以要特別提醒在此資料夾跟指令的部分,不然有時候他會直接幫你開始創建。(建議還是自己複製到cmd中執行,因為有時候他會自行中斷)
接著跟Day 3 一樣我們先至做一個PRD的MD檔案,來知道我們大致上的方向。
你是一位產品經理,請幫我針對以下專案生成一份 PRD(產品需求文件):
專案名稱:Zettelify
專案目標: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請依照以下格式輸出:
1. 專案簡介
2. 專案目標
3. 使用者故事(User Stories)
4. 功能需求(MVP 與後續功能)
5. 系統架構簡述
6. 成功指標(KPI)
輸出:
# Zettelify 產品需求文件 (PRD)
## 1. 專案簡介
**Zettelify** 是一個基於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 Method)的現代化筆記應用程式。該專案採用 Next.js 15.5.2 框架開發,結合 React 19.1.0 和 Tailwind CSS 4,旨在為使用者提供一個直觀、高效的知識管理平台。
卡片盒筆記法源自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的筆記系統,強調透過建立筆記之間的連結來促進知識的創造性組合和深度思考。Zettelify 將這一傳統方法數位化,讓現代使用者能夠更有效地組織、連結和發展他們的知識體系。
## 2. 專案目標
### 主要目標
- **知識組織**:幫助使用者建立結構化的筆記系統
- **知識連結**:促進筆記之間的關聯性發現和建立
- **知識創造**:透過連結和組合激發新的想法和見解
- **知識檢索**:提供高效的搜尋和瀏覽功能
### 具體目標
- 降低知識管理的認知負擔
- 提升筆記的再利用性和價值
- 支援長期學習和研究專案
- 建立個人知識庫的數位化基礎
## 3. 使用者故事(User Stories)
### 核心使用者故事
**作為一名研究者,我希望能夠:**
- 快速記錄研究筆記,以便及時捕捉想法
- 為每則筆記添加標籤和分類,以便後續整理
- 建立筆記之間的連結,以便發現知識關聯
- 搜尋特定主題的筆記,以便快速找到相關資訊
**作為一名學生,我希望能夠:**
- 建立課程筆記的結構化系統
- 連結不同課程的相關概念
- 追蹤學習進度和知識掌握程度
- 建立個人化的學習路徑
**作為一名創作者,我希望能夠:**
- 收集和組織創作靈感
- 連結不同領域的知識來激發創意
- 建立創作專案的知識基礎
- 追蹤創意發展的脈絡
### 進階使用者故事
**作為一名知識工作者,我希望能夠:**
- 匯入現有的筆記和文檔
- 與團隊成員分享和協作筆記
- 建立知識地圖和視覺化圖表
- 分析筆記使用模式和知識發展趨勢
## 4. 功能需求
### MVP(最小可行產品)功能
#### 4.1 筆記管理
- **筆記建立**:支援純文字、Markdown 格式
- **筆記編輯**:即時編輯和預覽
- **筆記刪除**:軟刪除和回收桶功能
- **筆記搜尋**:全文搜尋和標籤搜尋
#### 4.2 標籤系統
- **標籤建立**:自定義標籤名稱
- **標籤管理**:編輯、合併、刪除標籤
- **標籤瀏覽**:按標籤篩選筆記
#### 4.3 連結系統
- **內部連結**:筆記之間的雙向連結
- **連結顯示**:顯示相關筆記列表
- **連結建立**:拖拽或手動建立連結
#### 4.4 基本介面
- **響應式設計**:支援桌面和行動裝置
- **深色模式**:自動切換和手動選擇
- **簡潔介面**:減少認知負擔的設計
### 後續功能(Phase 2+)
#### 4.5 進階編輯功能
- **富文字編輯**:圖片、表格、程式碼區塊
- **模板系統**:預設筆記模板
- **版本控制**:筆記修改歷史追蹤
#### 4.6 知識視覺化
- **知識圖譜**:筆記關係的視覺化展示
- **標籤雲**:標籤使用頻率視覺化
- **時間軸**:筆記建立時間軸
#### 4.7 協作功能
- **筆記分享**:公開或私密分享
- **團隊協作**:多人編輯同一筆記
- **評論系統**:筆記討論和反饋
#### 4.8 資料管理
- **匯入匯出**:支援多種格式(Markdown、PDF、Word)
- **備份同步**:雲端備份和跨裝置同步
- **API 整合**:與其他工具的資料交換
## 5. 系統架構簡述
### 技術架構
- **前端框架**:Next.js 15.5.2(App Router)
- **UI 框架**:React 19.1.0
- **樣式系統**:Tailwind CSS 4
- **開發語言**:TypeScript 5
- **建置工具**:Turbopack
### 系統架構
┌─────────────────┐ ┌─────────────────┐ ┌─────────────────┐
│ 前端介面層 │ │ API 服務層 │ │ 資料儲存層 │
│ │ │ │ │ │
│ • React 組件 │◄──►│ • Next.js API │◄──►│ • 本地儲存 │
│ • 響應式設計 │ │ • 資料驗證 │ │ • 雲端資料庫 │
│ • 狀態管理 │ │ • 業務邏輯 │ │ • 檔案系統 │
└─────────────────┘ └─────────────────┘ └─────────────────┘
### 核心模組
- **筆記引擎**:處理筆記的 CRUD 操作
- **連結引擎**:管理筆記間的關係
- **搜尋引擎**:全文搜尋和標籤搜尋
- **標籤引擎**:標籤系統管理
- **同步引擎**:資料同步和備份
## 6. 成功指標(KPI)
### 使用者參與度指標
- **日活躍使用者數(DAU)**:目標 100+ 使用者
- **月活躍使用者數(MAU)**:目標 500+ 使用者
- **使用者留存率**:7天留存率 > 60%,30天留存率 > 40%
- **平均使用時長**:每日平均使用時間 > 15 分鐘
### 功能使用指標
- **筆記建立率**:平均每使用者每月建立 > 20 則筆記
- **連結建立率**:平均每則筆記建立 > 2 個連結
- **標籤使用率**:80% 以上的筆記使用標籤
- **搜尋使用率**:每日搜尋次數 > 總筆記數的 30%
### 技術指標
- **系統可用性**:99.5% 以上
- **頁面載入速度**:首頁載入時間 < 2 秒
- **搜尋響應時間**:搜尋結果返回時間 < 500ms
- **資料同步成功率**:> 99%
### 商業指標
- **使用者滿意度**:NPS 分數 > 50
- **功能完成度**:核心功能使用率 > 70%
- **錯誤率**:系統錯誤率 < 0.1%
- **支援請求量**:每月支援請求 < 總使用者數的 5%
---
*本文件最後更新:2025年*
*專案狀態:規劃階段*
*版本:1.0*
接下來轉成SRS,輸出為:
# Zettelify 軟體需求規格書 (SRS)
## 文件資訊
- **專案名稱**:Zettelify
- **文件類型**:軟體需求規格書 (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 **版本**:1.0
- **建立日期**:2025年
- **專案狀態**:需求分析階段
- **審核狀態**:待審核
---
## 1. 簡介
### 1.1 專案概述
Zettelify 是一個基於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 Method)的現代化筆記應用程式,旨在為使用者提供直觀、高效的知識管理平台。該系統採用 Next.js 15.5.2 框架開發,結合 React 19.1.0 和 Tailwind CSS 4,支援跨平台使用。
### 1.2 專案目標
- 實現卡片盒筆記法的數位化應用
- 提供直觀的筆記建立、編輯和管理功能
- 建立筆記間的智能連結系統
- 支援多種格式的知識內容管理
- 提供高效的搜尋和檢索功能
### 1.3 專案範圍
**包含範圍:**
- 筆記的建立、編輯、刪除和搜尋
- 標籤系統和分類管理
- 筆記間的連結建立和管理
- 使用者介面和響應式設計
- 本地資料儲存和基本同步
**不包含範圍:**
- 使用者認證和權限管理(Phase 2)
- 雲端備份和跨裝置同步(Phase 2)
- 團隊協作功能(Phase 2)
- 進階資料分析和報表(Phase 2)
### 1.4 定義、縮寫和術語
- **Zettelkasten**:德語,意為「卡片盒」,一種筆記方法
-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
- **CRUD**: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基本資料操作
-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
- **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
- **UX**:User Experience,使用者體驗
---
## 2. 系統需求
### 2.1 功能需求
#### 2.1.1 筆記管理系統 (F001)
**需求描述**:系統必須能夠管理使用者的筆記內容,包括建立、編輯、刪除和檢視功能。
**詳細需求:**
- **F001.1**:使用者必須能夠建立新的筆記
- 支援純文字和 Markdown 格式
- 自動儲存草稿功能
- 筆記標題和內容分離儲存
- **F001.2**:使用者必須能夠編輯現有筆記
- 即時編輯和預覽模式
- 支援 Markdown 語法高亮
- 編輯歷史記錄(最近 10 次修改)
- **F001.3**:使用者必須能夠刪除筆記
- 軟刪除機制(移至回收桶)
- 回收桶保留期限:30 天
- 永久刪除確認機制
- **F001.4**:使用者必須能夠檢視筆記
- 支援 Markdown 渲染
- 筆記建立和修改時間顯示
- 筆記字數統計
#### 2.1.2 標籤管理系統 (F002)
**需求描述**:系統必須提供標籤功能,幫助使用者組織和分類筆記。
**詳細需求:**
- **F002.1**:標籤建立和管理
- 自定義標籤名稱(長度限制:50 字元)
- 標籤顏色自定義(預設 10 種顏色)
- 標籤描述功能(可選)
- **F002.2**:標籤應用
- 單筆記多標籤支援(最多 20 個標籤)
- 標籤自動完成功能
- 標籤使用頻率統計
- **F002.3**:標籤瀏覽和篩選
- 按標籤篩選筆記列表
- 標籤雲視覺化顯示
- 標籤合併和刪除功能
#### 2.1.3 連結管理系統 (F003)
**需求描述**:系統必須支援筆記間的連結建立和管理,實現知識關聯。
**詳細需求:**
- **F003.1**:連結建立
- 手動建立連結(輸入筆記 ID 或標題)
- 自動連結建議(基於標籤和內容相似性)
- 雙向連結自動建立
- **F003.2**:連結顯示
- 相關筆記列表顯示
- 連結強度指標(基於共同標籤數量)
- 連結路徑視覺化
- **F003.3**:連結管理
- 連結編輯和刪除
- 連結類型分類(相關、引用、擴展)
- 連結統計報表
#### 2.1.4 搜尋系統 (F004)
**需求描述**:系統必須提供高效的搜尋功能,幫助使用者快速找到所需資訊。
**詳細需求:**
- **F004.1**:全文搜尋
- 即時搜尋結果顯示
- 搜尋結果高亮顯示
- 搜尋歷史記錄
- **F004.2**:進階搜尋
- 標籤篩選搜尋
- 時間範圍搜尋
- 內容類型搜尋
- **F004.3**:搜尋優化
- 搜尋結果排序(相關性、時間、標籤)
- 搜尋建議和自動完成
- 搜尋統計和熱門關鍵字
#### 2.1.5 使用者介面系統 (F005)
**需求描述**:系統必須提供直觀、易用的使用者介面。
**詳細需求:**
- **F005.1**:響應式設計
- 支援桌面(1920x1080+)、平板(768x1024)、手機(375x667)解析度
- 觸控友善的介面設計
- 鍵盤快捷鍵支援
- **F005.2**:主題系統
- 淺色/深色主題切換
- 主題自動切換(基於系統設定)
- 自定義主題色彩
- **F005.3**:導航系統
- 側邊欄導航
- 麵包屑導航
- 快速操作工具列
### 2.2 非功能需求
#### 2.2.1 效能需求
- **NFR001**:系統響應時間
- 頁面載入時間:< 2 秒(首次載入)
- 搜尋響應時間:< 500ms
- 筆記儲存時間:< 100ms
- **NFR002**:系統容量
- 支援筆記數量:> 10,000 則
- 單筆記大小:< 10MB
- 總儲存容量:> 1GB
- **NFR003**:並發處理
- 支援同時使用者:> 100
- 資料庫連接池:> 20 個連接
#### 2.2.2 可用性需求
- **NFR004**:系統可用性
- 系統運行時間:> 99.5%
- 計劃維護時間:< 4 小時/月
- 故障恢復時間:< 30 分鐘
- **NFR005**:使用者體驗
- 學習曲線:新使用者 10 分鐘內掌握基本功能
- 錯誤率:< 0.1%
- 使用者滿意度:> 4.0/5.0
#### 2.2.3 安全性需求
- **NFR006**:資料安全
- 本地資料加密儲存
- 資料備份機制
- 隱私資料保護
- **NFR007**:系統安全
- 輸入驗證和清理
- XSS 和 CSRF 防護
- 安全標頭設定
#### 2.2.4 相容性需求
- **NFR008**:瀏覽器相容性
- Chrome 90+
- Firefox 88+
- Safari 14+
- Edge 90+
- **NFR009**:裝置相容性
- Windows 10+
- macOS 10.15+
- iOS 13+
- Android 8+
---
## 3. 系統架構設計
### 3.1 高階架構圖
┌─────────────────────────────────────────────────────────────────┐
│ 使用者層 │
├─────────────────────────────────────────────────────────────────┤
│ Web 瀏覽器 │ 行動裝置 │ 桌面應用 │ 其他客戶端 │
└─────────────────────────────────────────────────────────────────┘
│
▼
┌─────────────────────────────────────────────────────────────────┐
│ 表現層 (Presentation Layer) │
├─────────────────────────────────────────────────────────────────┤
│ React 組件 │ 響應式 UI │ 主題系統 │ 路由管理 │
│ Next.js │ Tailwind │ 狀態管理 │ 錯誤處理 │
└─────────────────────────────────────────────────────────────────┘
│
▼
┌─────────────────────────────────────────────────────────────────┐
│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
├─────────────────────────────────────────────────────────────────┤
│ 筆記服務 │ 標籤服務 │ 連結服務 │ 搜尋服務 │
│ 使用者服務 │ 匯入服務 │ 匯出服務 │ 同步服務 │
└─────────────────────────────────────────────────────────────────┘
│
▼
┌─────────────────────────────────────────────────────────────────┐
│ 領域層 (Domain Layer) │
├─────────────────────────────────────────────────────────────────┤
│ 筆記實體 │ 標籤實體 │ 連結實體 │ 使用者實體 │
│ 業務規則 │ 驗證邏輯 │ 計算邏輯 │ 領域服務 │
└─────────────────────────────────────────────────────────────────┘
│
▼
┌─────────────────────────────────────────────────────────────────┐
│ 資料層 (Data Layer) │
├─────────────────────────────────────────────────────────────────┤
│ 本地儲存 │ 索引資料庫 │ 快取系統 │ 檔案系統 │
│ LocalStorage│ IndexedDB │ Memory │ File System │
└─────────────────────────────────────────────────────────────────┘
### 3.2 模組說明
#### 3.2.1 表現層模組
- **UI 組件庫**:可重用的 React 組件
- **路由管理**:Next.js App Router 路由配置
- **狀態管理**:React Context 和 Hooks
- **主題系統**:深色/淺色主題切換
- **響應式設計**:適配不同螢幕尺寸
#### 3.2.2 應用層模組
- **筆記服務**:筆記的 CRUD 操作
- **標籤服務**:標籤管理和應用
- **連結服務**:筆記間連結管理
- **搜尋服務**:全文搜尋和篩選
- **同步服務**:資料同步和備份
#### 3.2.3 領域層模組
- **筆記實體**:筆記資料結構和業務規則
- **標籤實體**:標籤資料結構和驗證
- **連結實體**:連結關係和權重計算
- **使用者實體**:使用者偏好和設定
#### 3.2.4 資料層模組
- **本地儲存**:LocalStorage 和 IndexedDB
- **索引系統**:全文搜尋索引
- **快取系統**:記憶體快取和持久化快取
- **檔案管理**:附件和匯入檔案處理
### 3.3 技術架構
#### 3.3.1 前端技術棧
- **框架**:Next.js 15.5.2 (App Router)
- **UI 庫**:React 19.1.0
- **樣式**:Tailwind CSS 4
- **語言**:TypeScript 5
- **建置**:Turbopack
#### 3.3.2 資料儲存
- **本地儲存**:LocalStorage (設定和快取)
- **索引資料庫**:IndexedDB (筆記和搜尋索引)
- **檔案系統**:File System API (附件管理)
#### 3.3.3 開發工具
- **程式碼品質**:ESLint 9
- **版本控制**:Git
- **開發環境**:Node.js 18+
---
## 4. 使用案例(Use Cases)
### 4.1 主要使用案例
#### UC001:建立新筆記
**主要參與者**:使用者
**前置條件**:使用者已開啟應用程式
**主要流程**:
1. 使用者點擊「新增筆記」按鈕
2. 系統顯示空白筆記編輯器
3. 使用者輸入筆記標題
4. 使用者輸入筆記內容(支援 Markdown)
5. 使用者選擇標籤(可選)
6. 系統自動儲存筆記
7. 系統顯示儲存成功訊息
**替代流程**:
- 如果標題為空,系統提示「請輸入筆記標題」
- 如果內容為空,系統提示「請輸入筆記內容」
**後置條件**:新筆記已建立並儲存
#### UC002:搜尋筆記
**主要參與者**:使用者
**前置條件**:使用者已開啟應用程式
**主要流程**:
1. 使用者在搜尋欄位輸入關鍵字
2. 系統即時顯示搜尋結果
3. 使用者瀏覽搜尋結果列表
4. 使用者點擊特定筆記查看詳細內容
5. 系統顯示筆記完整內容
**替代流程**:
- 如果沒有搜尋結果,系統顯示「未找到相關筆記」
- 使用者可以使用進階搜尋篩選條件
**後置條件**:使用者找到並查看了目標筆記
#### UC003:建立筆記連結
**主要參與者**:使用者
**前置條件**:使用者正在編輯筆記
**主要流程**:
1. 使用者在筆記中輸入 `[[筆記標題]]` 語法
2. 系統自動識別連結語法
3. 系統檢查目標筆記是否存在
4. 如果存在,系統建立雙向連結
5. 系統在筆記中顯示可點擊的連結
6. 系統更新相關筆記的連結列表
**替代流程**:
- 如果目標筆記不存在,系統提示「筆記不存在,是否建立?」
- 使用者可以選擇建立新筆記或取消連結
**後置條件**:筆記間連結已建立
#### UC004:管理標籤
**主要參與者**:使用者
**前置條件**:使用者已開啟標籤管理頁面
**主要流程**:
1. 使用者查看現有標籤列表
2. 使用者點擊「新增標籤」按鈕
3. 系統顯示標籤建立表單
4. 使用者輸入標籤名稱和選擇顏色
5. 系統驗證標籤名稱唯一性
6. 系統建立新標籤
7. 系統更新標籤列表
**替代流程**:
- 如果標籤名稱已存在,系統提示「標籤名稱重複」
- 使用者可以選擇編輯現有標籤或使用不同名稱
**後置條件**:新標籤已建立或現有標籤已更新
### 4.2 次要使用案例
#### UC005:匯出筆記
**主要參與者**:使用者
**前置條件**:使用者已選擇要匯出的筆記
**主要流程**:
1. 使用者選擇匯出格式(Markdown、PDF、HTML)
2. 使用者選擇匯出範圍(單筆記、多筆記、全部)
3. 系統處理匯出請求
4. 系統生成匯出檔案
5. 系統觸發檔案下載
#### UC006:筆記統計
**主要參與者**:使用者
**前置條件**:使用者已開啟統計頁面
**主要流程**:
1. 系統計算筆記總數和字數統計
2. 系統分析標籤使用頻率
3. 系統統計連結關係
4. 系統生成統計圖表和報表
5. 使用者查看統計資訊
---
## 5. 介面需求
### 5.1 使用者介面需求
#### 5.1.1 主要頁面佈局
**導航欄設計**
┌─────────────────────────────────────────────────────────────┐
│ Logo │ 搜尋欄位 │ 主題切換 │ 設定 │ 使用者 │
└─────────────────────────────────────────────────────────────┘
**側邊欄設計**
┌─────────┐ ┌─────────────────────────────────────────────┐
│ │ │ │
│ 筆記 │ │ 主內容區域 │
│ 列表 │ │ │
│ │ │ │
│ 標籤 │ │ │
│ 管理 │ │ │
│ │ │ │
│ 連結 │ │ │
│ 視圖 │ │ │
└─────────┘ └─────────────────────────────────────────────┘
#### 5.1.2 響應式設計斷點
- **桌面**:≥ 1024px
- **平板**:768px - 1023px
- **手機**:< 768px
#### 5.1.3 色彩規範
- **主要色彩**:#3B82F6 (藍色)
- **次要色彩**:#10B981 (綠色)
- **警告色彩**:#F59E0B (黃色)
- **錯誤色彩**:#EF4444 (紅色)
- **中性色彩**:#6B7280 (灰色)
### 5.2 API 介面需求
#### 5.2.1 筆記 API
**建立筆記**
POST /api/note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title": "筆記標題",
"content": "筆記內容",
"tags": ["標籤1", "標籤2"],
"createdAt": "2025-01-01T00:00:00Z"
}
Response: 201 Created
{
"id": "note_123",
"title": "筆記標題",
"content": "筆記內容",
"tags": ["標籤1", "標籤2"],
"createdAt": "2025-01-01T00:00:00Z",
"updatedAt": "2025-01-01T00:00:00Z"
}
**取得筆記**
GET /api/notes/{id}
Response: 200 OK
{
"id": "note_123",
"title": "筆記標題",
"content": "筆記內容",
"tags": ["標籤1", "標籤2"],
"createdAt": "2025-01-01T00:00:00Z",
"updatedAt": "2025-01-01T00:00:00Z"
}
**更新筆記**
PUT /api/notes/{id}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title": "更新後的標題",
"content": "更新後的內容",
"tags": ["新標籤1", "新標籤2"]
}
Response: 200 OK
{
"id": "note_123",
"title": "更新後的標題",
"content": "更新後的內容",
"tags": ["新標籤1", "新標籤2"],
"updatedAt": "2025-01-01T01:00:00Z"
}
**刪除筆記**
DELETE /api/notes/{id}
Response: 204 No Content
#### 5.2.2 搜尋 API
**搜尋筆記**
GET /api/search?q={query}&tags={tags}&limit={limit}&offset={offset}
Response: 200 OK
{
"results": [
{
"id": "note_123",
"title": "筆記標題",
"excerpt": "筆記內容摘要...",
"tags": ["標籤1", "標籤2"],
"relevance": 0.95
}
],
"total": 100,
"limit": 20,
"offset": 0
}
#### 5.2.3 標籤 API
**取得所有標籤**
GET /api/tags
Response: 200 OK
{
"tags": [
{
"id": "tag_1",
"name": "標籤1",
"color": "#3B82F6",
"count": 25
}
]
}
### 5.3 資料模型
#### 5.3.1 筆記實體
interface Note {
id: string;
title: string;
content: string;
tags: string[];
createdAt: Date;
updatedAt: Date;
deletedAt?: Date;
wordCount: number;
links: string[];
}
#### 5.3.2 標籤實體
interface Tag {
id: string;
name: string;
color: string;
description?: string;
createdAt: Date;
usageCount: number;
}
#### 5.3.3 連結實體
interface Link {
id: string;
sourceNoteId: string;
targetNoteId: string;
linkType: 'related' | 'reference' | 'extension';
strength: number;
createdAt: Date;
}
---
## 6. 風險與限制
### 6.1 技術風險
#### 6.1.1 效能風險
**風險描述**:隨著筆記數量增加,搜尋和連結計算效能可能下降
**風險等級**:中
**影響程度**:高
**緩解措施**:
- 實作搜尋索引優化
- 使用分頁和虛擬滾動
- 實作快取機制
- 定期效能測試和優化
#### 6.1.2 資料安全風險
**風險描述**:本地儲存可能面臨資料遺失或損壞風險
**風險等級**:中
**影響程度**:高
**緩解措施**:
- 實作自動備份機制
- 資料驗證和完整性檢查
- 提供資料匯出功能
- 實作錯誤恢復機制
#### 6.1.3 瀏覽器相容性風險
**風險描述**:新技術可能不支援舊版瀏覽器
**風險等級**:低
**影響程度**:中
**緩解措施**:
- 使用漸進式增強技術
- 實作功能檢測
- 提供降級方案
- 定期測試主流瀏覽器
### 6.2 業務風險
#### 6.2.1 使用者接受度風險
**風險描述**:卡片盒筆記法可能對一般使用者過於複雜
**風險等級**:中
**影響程度**:中
**緩解措施**:
- 提供詳細的使用教學
- 實作引導式操作流程
- 收集使用者回饋並持續改進
- 提供多種使用模式
#### 6.2.2 市場競爭風險
**風險描述**:市場上已有成熟的筆記應用
**風險等級**:中
**影響程度**:中
**緩解措施**:
- 專注於卡片盒筆記法的獨特價值
- 提供差異化功能
- 建立使用者社群
- 持續創新和改進
### 6.3 專案風險
#### 6.3.1 開發時程風險
**風險描述**:功能開發可能超出預期時程
**風險等級**:中
**影響程度**:中
**緩解措施**:
- 採用敏捷開發方法
- 優先開發核心功能
- 定期進度檢視和調整
- 準備應急計劃
#### 6.3.2 技術債務風險
**風險描述**:快速開發可能導致程式碼品質問題
**風險等級**:中
**影響程度**:中
**緩解措施**:
- 實作程式碼審查流程
- 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
- 定期重構和優化
- 建立程式碼品質標準
### 6.4 系統限制
#### 6.4.1 技術限制
- **瀏覽器儲存限制**:LocalStorage 通常限制為 5-10MB
- **檔案大小限制**:單筆記內容限制為 10MB
- **並發處理限制**:單一瀏覽器實例限制
- **離線功能限制**:需要網路連接進行初始載入
#### 6.4.2 功能限制
- **使用者數量限制**:單一實例支援有限使用者
- **資料同步限制**:僅支援本地儲存
- **協作功能限制**:MVP 階段不支援多人協作
- **進階分析限制**:不提供深度資料分析功能
#### 6.4.3 擴展性限制
- **資料庫限制**:本地儲存容量限制
- **效能限制**:大量資料處理能力限制
- **整合限制**:第三方服務整合有限
- **部署限制**:僅支援靜態網站部署
### 6.5 風險監控與管理
#### 6.5.1 風險監控指標
- 系統效能指標(響應時間、錯誤率)
- 使用者行為指標(使用頻率、功能使用率)
- 技術指標(程式碼品質、測試覆蓋率)
- 業務指標(使用者滿意度、留存率)
#### 6.5.2 風險應對策略
- **預防策略**:提前識別和評估風險
- **緩解策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 **轉移策略**:將風險轉移給第三方
- **接受策略**:接受無法避免的風險
---
*本文件最後更新:2025年*
*專案狀態:需求分析階段*
*版本:1.0*
*審核狀態:待審核*
這邊其實有很多內容我不滿意,你可以選擇在這邊修改或是邊開發時邊修改,因為就算修改好SRS,也不一定會一步到位。
接下來就是開始實現
@PRD.md @SRS.md 根據這兩個文件 開始建立專案,現在暫時先不要連資料庫,先實現效果
這邊的話,我的資料庫都是後續再處理的,所以只先實作前端,看看效果跟結構,當然如果比較想從結構開始做起的話,那就要先開始規劃DB。
最後如果運行不起來,就遇到問題丟給AI修,正確上應該很快就會修好了,如果修不好就下**”上網去查找最新資訊在進行修改”**。
最後畫面:
你一定會說太醜了吧,這邊你就可以用之前使用到的UIUX Prompt去修改風格樣式,當然也不會一步到位,我們的下一篇會逐一來修正這些UIUX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