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潤科技(櫃半導體;股票代號:6187)為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的供應鏈廠商,專注於半導體製程設備、LED製程設備與自動化元件研發。其資訊系統涵蓋研發設計、客戶訂單、財務報表與供應商資料,屬於高度敏感且具戰略價值的營運架構。
(1) 萬潤科技於114/04/20及114/05/18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所發佈之重訊:
(2) 引用2025/05/20 iThome報導:https://www.ithome.com.tw/news/169053
根據報導,萬潤科技於2025年4月下旬發布資安重訊,表示資訊系統遭受網路攻擊。駭客組織 Bert 聲稱自萬潤竊取超過5TB的內部資料,並於5月16日公開部分截圖與下載連結,內容疑似包含財務報表、訂單記錄、設備設計圖與供應商資料等。
萬潤於5月18日再次發布重大訊息,表示駭客取得的資料未涉及機密,公司營運正常,並已強化資安防護。但外部威脅情報網站顯示,駭客所公布的資料可能包含財務、業務與設備設計等敏感內容,引發外界質疑。
韌性挑戰重點如下:
(1) 資料外洩範圍不明確:官方聲明與駭客公布內容存在落差,影響外部信任。
(2) 供應鏈信任衝擊:作為台積電供應商,萬潤的資安事件可能影響整體供應鏈風險評估。
(3) 通報與澄清節奏緩慢:駭客於5月16日公布資料,萬潤於17日才對媒體說明,18日才正式澄清,顯示通報機制尚待強化。
關於萬潤科技制度,主要參考其2024年永續報告書及股東會年報,資料如下:
萬潤科技具備基本的資安通報制度,能在事件發生後啟動澄清與防禦機制。然而,面對駭客組織的公開挑戰與資料外洩威脅,企業在資訊揭露、風險評估與外部溝通上仍顯保守,未能有效安撫市場與客戶疑慮。
此外,作為半導體供應鏈的一環,萬潤的資安韌性不僅關乎自身,更牽動整體產業的信任與穩定。
從近兩年的萬潤所發生的資安事件來看,外部攻擊是有計畫的進行的,這次事件不只是一次技術挑戰,更是供應鏈信任與制度韌性的試煉。
我們看到本次主要外洩的資料是財務報表、訂單記錄、設備設計圖與供應商資料等機敏資料,公司在這類資料的管控,理論上應該都有進行加密的動作,然而加密檔案卻輕易地被解密成功,不管資料是否重要與否,可能要思考以下的問題:
(1) 密碼強度是否足夠?重複使用的頻率有多高?
(2) 憑證是否有外洩的情況?
(3) 系統權限是否控管不當?
此外,由於萬潤是台積電的供應商,受到外部攻擊的情況,只會高不會低,公司是否導入供應鏈資安聯防平台,與台積電及其他供應商建立情資共享與聯防機制,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然而,我們從萬潤的資安事件可以看到,從2025年4月20日首次發布資安重訊,到5月18日進行澄清,市場與新聞媒體已持續追蹤將近一個月。顯見外界對於事件的復原狀況仍難以掌握,資訊不透明導致各種臆測與揣測不斷,對公司而言不僅疲於奔命地回應各方質疑,也可能造成內部資源分散與決策壓力
。
更重要的是,這段期間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對供應商與客戶造成連鎖影響。作為台積電供應鏈的一環,萬潤的資安事件若未能即時釐清與穩定,可能使合作夥伴重新評估其風險控管能力,甚至影響未來的合作信任與訂單安排。
所以這不只是一次技術層面的挑戰,更是企業在資訊揭露、風險溝通與韌性治理上的壓力測試。若企業無法在事件初期即展現出清晰的通報節奏與復原進度,將使外部信任基礎受到侵蝕,也讓原本可控的資安事件演變為品牌與營運層面的危機。在全球半導體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資訊韌性不只是防禦,更是企業永續經營與產業穩定的基礎。
以上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