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三十天過去了
有一種既像是鬆了一口氣、又有點空虛的感覺。每天打開編輯器,心裡第一件事不是「要不要煮飯」而是「今天 Day 幾了?」現在突然結束,腦袋還沒反應過來
說實話,當初 Day 1 下定決心要挑戰的時候,我真的沒把握能不能堅持到最後。因為 30 天聽起來好像還好,但每天都要有新功能、新文章、新 commit,那是另一個層級的累。偏偏這次我選的主題還是「全端 × 機器學習」,就註定會踩到一堆坑(AI有時候真的很阿呆)
如果你有從 Day 1 開始看,大概能感受到我的路線其實蠻跳的。前面先暖身,然後搞了一個記帳 App,玩到第 10 天還滿有模有樣,然後突然「變心」開發情緒日記。再後來又不安分,把 ML 塞進來,開始搞語音模型、融合 API、甚至還玩到隱私加密
聽起來很像沒計畫(因為我就是大P人),但其實這正是「Vibe Coding」的精髓:跟著 vibe 走,當下覺得什麼有趣、什麼值得試,就硬是把它做進去~
中間當然有超多卡關時刻——
不過這些痛苦的點,回頭看都變成笑點了
說真的,我一開始沒有想到能做到這麼多,尤其是 ML 部分原本以為會爛尾。結果最後真的跑起來了,雖然模型準確率不算頂尖,但至少能 demo
這三十天,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程式寫到最後,根本不只是程式」
你會開始想使用者怎麼看待這個功能、會擔心資料存哪裡會不會被偷看、會想 UI 怎麼樣才舒服。這些東西,可能比一行程式碼還更重要(大家有興趣真的可以來使用這個 Mood Journal 霓的情緒日記,資料庫真的都把內文加密了,我是看不到其他用戶的內容ㄉ)
還有一點很真實:每天逼自己產出,心情真的是 roller coaster。有時候功能跑起來超爽,文章一口氣就能寫完;有時候遇到 bug 卡到凌晨,整個人只想怒摔電腦。到最後我發現,這個系列其實不只是「Vibe Coding」,更像是「Vibe Writing」+「Vibe Living」><
之後我想:
不過這些就不急了,因為——挑戰結束啦 🎉 (先讓我躺幾天)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很捨不得。30 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每天和自己對話、和程式搏鬥,其實過得蠻充實的
如果你有一路跟著看到這裡,謝謝你陪我跑完這場馬拉松。不管是程式還是心情,都因為這 30 天而變得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