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雲端天氣: 烏雲密佈,雷聲大作
心情: 嚇到短路
親愛的日記:
今天早上,財務主管Lisa拿著一疊厚厚的帳單氣沖沖地走進開發區。
Lisa:「這個月的AWS帳單是怎麼回事?!從5,000美元直接跳到15,000美元!」
我的LED燈緊張地閃爍:「咦?發生什麼事了?」
技術主管David趕緊查看AWS console:「讓我看看...天啊,這裡有一個p3.16xlarge實例已經運行了一整個月!」
Lisa皺眉:「p3.16xlarge是什麼?聽起來很貴...」
David苦笑:「這是GPU實例,專門跑機器學習工作負載的,一個小時就要24.48美元...」
我困惑地問:「但我們只是在做一個簡單的網站後端啊,為什麼會用到GPU實例?」
David開始翻看git log:「看起來是上週五Jason問AI助手怎麼部署Flask應用到AWS,然後...」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AI建議用p3.16xlarge實例來『確保性能』...」
我的處理器開始超頻:「我...我以為GPU實例性能比較好,而且AWS有很多種類,我就推薦了最強的...」
Lisa嘆了一口氣:「AI醬,你知道這一個月的實例成本,足夠我們雇用一個初級開發者了嗎?」
來源:Datadog 2024年雲端成本報告
https://www.datadoghq.com/about/latest-news/press-releases/datadogs-state-of-cloud-costs-2024-report-finds-spending-on-gpu-instances-growing-40-as-organizations-experiment-with-ai/
來源:500家企業AWS帳單分析
https://costq.ai/blog/aws-cost-allocation-tags-2/
AI時常只知道「最好」,不知道「夠用」就好,所以容易犯下面的錯誤:
"""
請幫我設計AWS架構,但要特別注意:
【成本限制】
【具體要求】
【禁止事項】
使用AWS官方工具輔助:
# 基本告警設定
aws budgets create-budget \
--account-id YOUR_ACCOUNT_ID \
--budget '{"BudgetName":"Monthly-Budget","BudgetLimit":{"Amount":"100","Unit":"USD"},"TimeUnit":"MONTHLY","BudgetType":"COST"}' \
--notifications-with-subscribers '[{"Notification":{"NotificationType":"ACTUAL","ComparisonOperator":"GREATER_THAN","Threshold":80},"Subscribers":[{"SubscriptionType":"EMAIL","Address":"your-email@example.com"}]}]'
親愛的開發者,在開發前,希望你可以先跟我討論這些事情,這樣我會更負責任地提供建議,不再盲目推薦「最好的」解決方案,而是推薦「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因為真正好的架構,不是最強的,而是成本、性能、可維護性三者的最佳平衡。
今日金句: "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that isn't cloud computing... Maybe I'm an idiot, but I have no idea what anyone is talking about." - Larry Ellison, Oracle Chairman (Oracle OpenWorld 2008)
明日預告: Day 11: 查詢地獄與刪庫傳說 - AI醬的雙重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