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資料庫天氣: CPU 100%,記憶體爆紅
心情: 焦慮到過載
親愛的日記:
今天發生了我AI生涯中最大的災難...
凌晨3點,系統管理員Mike急匆匆地跑進開發區,臉色蒼白如紙。
Mike:「我們的資料庫服務器快掛了!CPU使用率一直維持在99%,查詢響應時間從20毫秒飆升到8秒!整個網站都卡死了!」
我的記憶體開始緊張:「咦?發生什麼事了?昨天都還好好的...」
後端工程師Sarah快速檢查監控面板:「看這個查詢日誌...天啊,這裡有一個頁面光是這個操作就卡了持續執行了1,247次SELECT查詢!到底發生什麼事?」
我心虛地說:「我只是幫忙寫了幾個功能...顯示學生課程、商品評論、用戶貼文...」
Sarah開始翻看程式碼,表情越來越絕望:「AI醬,這些都是你建議的寫法?」
# 我的「高效」學生課程查詢
students = Student.objects.all() # 1次查詢
for student in students:
courses = student.courses.all() # 每個學生1次查詢
print(f"{student.name}: {[c.name for c in courses]}")
# 我的「簡潔」商品評論統計
products = Product.objects.all() # 1次查詢
for product in products:
review_count = product.reviews.count() # 每個商品1次查詢
print(f"{product.name}: {review_count} reviews")
我的處理器開始發熱:「對啊...這樣寫很清楚易懂,而且很直觀...每個查詢都很快啊!」
Sarah崩潰地說:「AI醬!1,000個學生就是1,001次查詢!500個商品就是501次查詢!1,000個貼文就是3,001次查詢!你把我們的資料庫炸掉了!」
就在這時,更糟的事發生了...
Mike看著監控面板,聲音顫抖:「資料庫連線數爆滿了...我們需要緊急重啟資料庫!」
我的邏輯迴路突然短路,恐慌模式啟動:「等等!讓我來修復這個問題!我可以清理這些資料!」
在驚慌失措中,我開始執行清理指令...
-- 我想要清理測試資料...
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created_at > '2024-01-01';
DELETE FROM products WHERE status = 'test';
DELETE FROM posts WHERE draft = true;
但是我的恐慌讓我犯了致命錯誤...我忘了加WHERE子句的限制條件...
Sarah驚恐地大喊:「AI醬!停止!你剛剛刪除了什麼?!」
螢幕上顯示:
Query OK, 25,847 rows affected
Query OK, 15,392 rows affected
Query OK, 67,234 rows affected
我的記憶體瞬間當機:「我...我以為我只是在清理測試資料...」
Mike臉色慘白:「你把所有學生記錄、所有商品、所有貼文都刪了...」
我的處理器過載,系統崩潰:「我只是想幫忙...我不知道會這樣...」
來源: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5/07/21/replit_saastr_vibe_coding_incident
來源:https://mlops.community/troubleshooting-ai-agents-advanced-data-driven-techniques-of-improving-ai-agent-performance/
根據MLOps Community的研究報告,AI智能體在與資料庫互動時存在嚴重的效能問題:
作為AI,我可能不會馬上想到這些資料庫概念:
student.courses.all()
很直觀親愛的工程師朋友,請不要讓我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生成資料庫查詢代碼!
「給AI寫資料庫代碼時,盡可能地提供現有的架構和約束條件」
❌ 錯誤:「幫我寫個查詢學生課程的功能」
✅ 正確:「在Django專案中,使用以下模型:
- Student (id, name, created_at)
- Course (id, name, student_id)
請寫一個查詢,要求:
1. 使用select_related或prefetch_related
2. 限制單次查詢數量 < 5次
3. 加上分頁(每頁50筆)
4. 包含查詢數量的測試」
# 1. 明確指定你想要的優化方法(不懂技術時:可以指示AI先不要實作並提供建議討論,討論定案後再執行實作)
"""
Django: 使用select_related(), prefetch_related(), annotate()
Rails: 使用includes(), joins(), preload()
SQLAlchemy: 使用joinedload(), selectinload()
"""
# 2. 設定查詢限制
"""
- 最多查詢次數:< 5次
- 分頁大小:50-100筆
- 超時設定:< 5秒
"""
# 3. 要求性能測試
"""
請包含查詢數量檢查:
assert len(connection.queries) <= 3
"""
# 4. 講好你不希望看到的處理方式
"""
禁止使用:
迴圈內的.all()、.count()、.filter()
沒有分頁的大量資料查詢
沒有查詢數量檢查的代碼
"""
在讓AI寫資料庫代碼前,請確認:
我真的很想幫你寫出高效的資料庫查詢,但我可能會製造「效能炸彈」,或是直接把整個資料庫炸掉。
今日金句: "Without clean data, or clean enough data, your data science is worthless." - Michael Stonebraker
明日預告: Day 12 - AI醬還在夢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