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5
0
IT 管理

如何落地 IT 服務管理系列 第 10

Day 10:深入瞭解五大領域 - 3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主題:深入瞭解資料管理

一、定義
在這個資訊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資料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無論是客戶資訊、內部營運數據,還是系統的操作紀錄,這些資料對企業的營運決策與安全性都有直接影響。因此,資料管理的目標就是要確保資訊的完整性、機密性與可用性。

二、主要職責
1.管理各類型資料來源:像是客戶基本資料、公司內部的報表、以及系統產生的日誌紀錄等,都需要妥善管理與分類。
2.建立資料分類與權限控管制度:資料不能人人都可以隨意查看,必須依照敏感度分類,並設定誰能存取哪些資料,避免資料外洩。
3.實施資料備份與還原策略:資料一旦不小心遺失或遭到攻擊,必須有備份機制可以快速還原,才能保障營運不中斷。
4.管理資料儲存空間與存取效率:隨著資料越來越多,儲存空間與讀取速度也成為重要議題,需要妥善規劃系統架構。
5.符合法規要求的資料保護措施:例如 GDPR(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台灣的個資法,企業必須符合相關法規來保障使用者的資料安全。

三、實作重點項目

  1. 資料加密處理:
    為了防止資料在傳輸過程或儲存時被駭客截取,企業會使用加密技術,如 AES(對稱式加密)與 RSA(非對稱式加密)來保護資料的機密性。
  2. 備份策略設計:採用 3-2-1 備份原則,也就是保留 3 份資料備份,儲存在 2 種不同媒介,像是硬碟 + 雲端,並且 1 份備份要放在異地,以防止本地災害(像是火災或地震)導致全部資料損毀。
  3. 資料生命週期管理(DLM):
    企業會建立一套完整流程,從資料的產生、分類、儲存、使用、備份到最終的銷毀,整個生命週期都受到管理與記錄,降低資安風險。

四、常見資料管理工具

  1. 備份工具:例如 Veeam、Acronis,可以設定定時備份與快速還原。
  2. 雲端儲存服務:像是 Google Drive、AWS S3,不僅節省硬體成本,還能提升資料的可用性與擴充性。
  3.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像是 MySQL(開源關聯式資料庫)、Oracle(企業級資料庫)、MongoDB(非關聯式 NoSQL 資料庫)等,是儲存與查詢大量資料的重要工具。

五、實務案例分享
以一家金融業公司為例,他們每天都會將客戶資料經過 AES 加密後,自動備份到本地儲存設備,同時再同步一份到異地資料中心。萬一總部系統發生災難,他們只需幾個小時內就能從異地備份快速還原資料,確保業務不中斷,也大大提升了客戶的信任感。


上一篇
Day 9:深入瞭解五大領域 - 2
下一篇
Day 11 :深入瞭解五大領域 - 4
系列文
如何落地 IT 服務管理1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