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5
0
IT 管理

如何落地 IT 服務管理系列 第 8

Day 8 :深入瞭解五大領域 - 1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主題:深入瞭解基礎設施管理

一、定義
基礎設施管理(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是 IT 管理的基石,負責維護企業內部IT系統能正常運作的一切硬體跟軟體資源。這些資源包含像是伺服器、工作站、網路設備、儲存系統、作業系統等等。這項工作雖然不像開發應用程式那麼被看見,但卻是整個資訊系統能不能穩定運作的關鍵。

二、主要職責:
1.管理與維護企業的硬體資源(像是伺服器、工作站)
2.監控網路連線品質與頻寬使用情況
3.維護作業系統、資料庫與應用伺服器
4.管理儲存設備與備份系統
5.虛擬化資源配置

三、常見實作方式:
1.使用監控工具( Zabbix、Nagios)即時追蹤系統健康狀態。
2.實施自動化維護腳本(像是更新、防毒掃描),自動執行一些重複性工作。
3.建立設備資產清單與生命週期管理流程,方便未來做報廢與採購規劃。
4.設定容錯與備援機制,提升系統可用性(像是雙機備援、負載平衡),確保系統即使有一台設備壞掉也不會整個停擺。

四、實例:
公司就用 VMware 建立了一整套虛擬主機群組,把原本十幾台的實體伺服器整合成幾台主機,裡面跑著多個虛擬機器。這樣不但節省了硬體成本,機房空間也減少很多,還可以快速部署新系統。更重要的是,管理起來更方便,例如要做系統備份或還原,只要用虛擬機的快照功能就可以完成,對 IT 部門來說省時又省力。

五、未來發展趨勢
1.雲端化(Cloud Infrastructure)
越來越多公司改用AWS、Azure等雲端服務,讓IT資源變得更彈性、也不用自己維護一堆硬體。
2.基礎設施即程式碼(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
利用像Terraform、Ansible的工具,把伺服器設定寫成程式碼,未來要複製環境或做版本控制都很方便。
3.資安整合與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基礎設施管理現在也越來越重視資安,像是要限制誰可以存取什麼系統、強化身份驗證等。


上一篇
Day 7:認識 IT 管理 - 6
系列文
如何落地 IT 服務管理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