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n 的核心魅力在於它的 可視化編輯器(Visual Editor)。透過節點式圖形介面(Node-based UI),使用者能以拖放的方式組合自動化流程,而不需要撰寫大量程式碼。
提供與工作流管理相關的操作:
工作流 (Workflows):建立新的工作流,或打開、保存、啟動/停止流程、管理現有的工作流。這是使用者最常進入的地方。
憑證 (Credentials):管理 API 金鑰與連線設定。例如,你需要連接 Gmail、Slack、Google Sheets,就必須在這裡新增憑證,才能安全存取外部服務。
執行記錄 (Executions):查看過去的執行情況。這裡不僅能看到成功的工作流,也能追蹤錯誤原因,是重要的除錯工具。
幫助 (Help):供文件、範例、社群論壇的連結。當你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快速找到解答。
未來使用 n8n時 ,如果需要用到其他工具,像是 Google Gmail 等,就會需要先去設置「憑證 (Credentials)」,建議先設定好必要的帳號連線,再開始設計流程。
設計介面是 n8n 的核心,所有工作流都在這裡運行跟調整。
節點 (Nodes):每一個節點代表一個動作 (Action) 或服務 (Service)。例如:
Gmail 節點 → 發送電子郵件
Google Sheets 節點 → 新增資料列
Slack 節點 → 傳送訊息給頻道
連線 (Connections):使用拖曳的方式,將不同節點連接起來。連線代表資料的流向與執行順序,讓你能清楚看到「流程邏輯」。
執行與調整:在介面上可以手動執行工作流的部分或全部節點,這讓測試與調整變得非常直觀。
點擊「+」後,右側會打開節點面板,你可以選擇各種節點類型:
Trigger Manually:手動點擊執行
On App Event:當第三方應用觸發事件(例如 Telegram 訊息)
On a Schedule:依時間排程週期性執行
On Webhook Call:當收到外部 HTTP 請求時觸發
On Form Submission:表單提交觸發
When Executed by Another Workflow:由其他工作流呼叫
這些在後面文章都會在介紹,現在只需要稍微知道名詞就可以。
低程式碼設計 (low-code):只需拖放節點,就能完成從資料輸入、處理到輸出的完整流程。
可重複測試 (Iterative Testing):隨時可以在畫布上手動執行節點,確保流程正確。
錯誤排查 (Error Handling):透過檢查執行記錄,能精準看到哪個節點失敗,以及輸入 / 輸出的資料,讓除錯更有效率。
n8n 的編輯器界面設計簡單直觀,讓使用者能專注於「設計流程」而不是「處理程式細節」。
第一次使用時,可以嘗試:
建立一個工作流
加入一個觸發節點 (Trigger Node)
連接一個動作節點 (Action Node)
隨著熟悉度增加,你可以逐步挑戰更複雜的應用,例如多條件分支 (If Nodes)、資料整合 (Merge Nodes),甚至把多個工作流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自動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