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3
0
生成式 AI

學都學了:GenAI 從試錯到實用的實驗筆記系列 第 13

Day 13 解決昨天的雷坑:AI Agent Fan Out 與去重機制優化

  • 分享至 

  • xImage
  •  

今日主題

上一篇:Day 12 懶得寫信,名單更新後,信件也躺好在草稿

前情提要:上一篇進度是建立自動草稿生成工作流,完成度99%,因為實際測試時發現:輸入 20 個 items,AI Agent 產生了 20+ 個草稿,主要是 AI Agent Fan Out 問題。

今天繼續把工作流優化,目標是:修復 AI Agent Fan Out 問題,確保每個 email 只產生一封草稿信

為什麼要做

上一篇我自己的解法是:不想增加節點複雜度,改用關鍵字在 system message 說明,

工作流程:以「信箱」作為唯一鍵。每個信箱在本次 workflow 執行期間,只能建立一次草稿。

但結果是:沒成功。重複數量雖然變少,只有重複一封信,但若是上百封會很悲劇。所以今天從節點來優化,直接去重比較穩定。

思考如何做

  • 已經有的
  • 下一步
    • 提供 Claude Workflow 語法,請它根據目前問題與我預計的解法,直接新增 Workflow
    • 這次提供的解法:新增去重節點 (Remove Duplicates)

實作流程演進:從複雜到收斂

  • Claude 嘗試 1:想把複雜的資料正規化,提供我下面版本流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7/201788159PtYKHH19e.jpg

    • 問題點:
      • AI Agent Fan Out 問題是發生在產生草稿,Remove Duplicates 放在 Agent 前沒意義
      • Validate Email & Password → 驗證必填欄位 → 並不需要,Sheet 資料就會清洗
    • 結果:節點越來越多,問題依然存在
    • 處理:說明刪除不必要節點
  • Claude 嘗試 2:鬼打牆建議 Agent 內建 Gmail Tool,等於回到原點

    • 問題點:
      • Gmail 放回 Agent-tool,remove duplicate 也必須在 tool—agent tool 下,且必須先執行 remove 功能後再寫 Gmail,否則無法在 AI Agent 外部進行去重,fan out 問題無解
    • 處理:說明刪除不必要節點
    • 結果:推測 Agent 若同時觸發多個 Tools,可能 Fan-out 效果會更嚴重?
    • 處理:先單純化,指定 Remove 須在產生草稿前一關
  • Claude 嘗試 3: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7/20178815jvOePLibu3.jpg

    • 處理:新增 Parse AI Response做格式轉換,目的是:
      • 解析 AI 回應 = 結構化為 JSON 格式
      • 使用 JSON.parse() 替代 $fromAI() 機制
        • 因為 $fromAI() 函數只能在 AI Agent 的直接連接節點中使用

成果校驗

原版:會重複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6/20178815aoZ1Fdd1Gv.jpg

優化後:沒重複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27/20178815sPqPT58LgH.jpg
最終工作流

  • Google Sheets Trigger:觸發工作流程
  • Format Data:格式化提示詞
  • AI Agent:生成信件內容(純 JSON 輸出)
  • Parse AI Response:解析 AI 回應,清理格式
  • Remove Duplicates:基於 to_email 欄位去重
  • Create Gmail Draft:建立最終草稿

今日總結

  • 我做了什麼

    • 問題診斷:確認問題出在 AI Agent 的 fan out 效果
    • 判斷 Claude 解法是否合理或過於複雜,或是走了回頭路
  • AI 幫了我什麼

    • n8n MCP 直接建立工作流和測試
    • 針對我沒看過的節點詳細解釋幫助我判斷
  • 遇到的挑戰
    下一步想來測試當三個操作(Parse AI Responses、Remove Duplicates、Gmail Draft) 都作為 AI Agent 的 Tools 時會發生什麼:

  • 執行順序是否可控?

  • 去重邏輯是否有效?

  • Fan out 問題是否會加劇?

  • 整體穩定性如何?

我覺得一定可行,但 Claude 直接先預言這個架構會遇到下列問題,並讓我到n8n去實驗建好的版本,對比兩種架構的實際表現,並還叮嚀我記得先配置好相同的憑證,然後來看看實際結果如何XD

  • 工具執行順序混亂
  • 去重機制失效
  • Fan out 效應放大
  • 除錯困難

那就繼續來調整跟實驗。


上一篇
Day 12 懶得寫信,名單更新後,信件也躺好在草稿
下一篇
Day 14 第二週覆盤:工具之外,體驗設計是另一個層次問題
系列文
學都學了:GenAI 從試錯到實用的實驗筆記1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