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一天介紹了 Claude 的記憶功能,知道 Claude 是有機會能取得不同對話的記憶的。
但實際上隨著我們在一個工具使用的深入,其實會在上面累積了很多不同的對話。
當很多類似但其實不相關的內容混在搜尋內容中的時候,結果難免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今天要介紹的 Claude Projects 功能,就是適合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一句話解釋:讓你分類存放不同主題對話的資料夾
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為每個重要的工作項目準備一間專屬的「智能辦公室」,裡面放著所有相關的資料、設定好專門的工作規則,每次進去就能直接開始工作,不用重新整理桌面——這就是 Claude Projects 的概念。
以工作場景來說,我們會將 Projects 作為 Claude 在不同主題或任務下的專屬工作空間。每個專案都是一個獨立的環境,都有自己的:
功能 | 一般聊天 | Claude Projects |
---|---|---|
記憶範圍 | 所有不在 Project 中的對話 | 所有在此 Project 中的計畫 |
文件管理 | 每次重新上傳 | 一次上傳,持續使用 |
角色與背景設定 | 新對話無預設 | 新對話自動套用專案設定 |
提供一個重點小技巧:專案名稱要具體且容易識別。
描述部分雖然 Claude 看不到,但對你自己很重要——幾個月後回來看,你還能記得這個專案是做什麼的嗎?(aka 寫程式時候的註解一樣🤣
如果你是 Team 或 Enterprise 用戶,這裡應該出現分享選項:
個人用戶的話,目前是還沒有這個相關的功能的!
建立好專案後,你會看到三個重要區域:
每個專案都有自己的聊天區域。可以在專案裡開啟多個對話,這些對話之間是能透過前一天提到的記憶功能進行互相參考的。
右側會有一個知識庫區域,你可以上傳:
重點:一旦上傳到知識庫,這些資料在專案內的所有對話中都能被引用,不用重複上傳!換言之如果是和專案較無關的內容佔了太多,也可能會讓後續對話回答的品質降低喔。
Q: 上傳的數量有上限嗎?
A: 受限於模型的上下文窗口(context window),原本只能上傳20萬token的的內容(企業方案為50萬token)。不過後來 Claude 在這邊新增了自動 RAG 的功能,在達到上限後會再將它透過 RAG 技術擴展 10 倍的空間限制。
這是讓專案變得「聰明」&「更客製化」的關鍵。我們可以告訴 Claude:
明天我們會詳細介紹如何設定這些指令,今天先有個概念就好。
雖然從開始深入使用 Claude 以後,都覺得它對我來說是最適合工作的 AI 工具。但一直有一個功能的缺失讓我覺得很頭痛——對話在建立後就沒辦法移動到專案中。這對於有些時候只是要把內容整理起來,不需要用到知識庫的時候就很不舒服。
但誰敢想誰敢想,在我開始寫這系列文章的過程中,它就默默更新了這個功能了!因此現在是可以自由的
真是優秀 ˶˃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