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3
配色套用:套用配色、字體、背景
今天的任務是將前幾天所規劃好的配色方案、字體風格與背景設計正式套用到實際的網頁結構中,讓整個網站從純粹的框架與版型,逐步呈現出專屬的視覺氛圍。這個階段不只是簡單換顏色,而是將設計文件中每一項細節——包括顏色代碼、字體大小、背景處理、互動狀態——完整落實在 HTML 與 CSS 中,讓網站初步具備「遊戲專屬的品牌感」。
一、重新檢視設計規格
在正式開始修改程式碼之前,先打開 Day 10 完成的設計規格文件,確認以下幾個重點:
主色與輔助色:確認 HEX 或 RGB 色碼是否已明確記錄(例如主色:#F6B7C1、輔助色:#FFEAC5)。
字體細節:標題字體是否設定字重(font-weight)與字級(例如 h1 = 48px、h2 = 32px、內文 16px)。
背景元素:是否包含漸層、圖片、插畫或紋理等設計需求,並確認圖片的解析度與檔案大小,避免套用時影響載入速度。
二、HTML 結構標記
配色套用的前提是 HTML 架構乾淨且具有語意。
檢查每個主要區塊是否已加入適當的 class,例如:
<header class="site-header"></header>
<main class="game-container"></main>
<footer class="site-footer"></footer>
<body>
或 <main>
中,可預留額外的容器 class,例如 .bg-light
或 .bg-dark
,方便全局背景套用不同主題。三、CSS 配色實作
接著打開 CSS,從最核心的色彩與字體開始:
色彩變數化:
在 :root
中宣告 CSS 變數,方便日後維護與修改,例如:
:root {
--main-color: #F6B7C1;
--accent-color: #FFEAC5;
--background-color: #FFF8F0;
--text-color: #333333;
}
這樣若日後需要調整色系,只需修改變數即可全站套用。
背景套用:
依據設計需求,可以選擇純色背景、漸層背景或圖案背景,例如:
body {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180deg, #F6B7C1 0%, #FFEAC5 100%);
font-family: 'Poppins', 'Noto Sans TC', sans-serif;
color: var(--text-color);
}
如果遊戲頁面需要特殊氛圍,例如「迷宮」可加入深色漸層,「翻牌遊戲」則可用亮色漸層呈現活潑感。
四、字體套用與排版微調
字體不僅是美觀,更影響閱讀體驗:
將設計文件中指定的字體套用到全站,例如:
h1, h2, h3 {
font-family: 'Luckiest Guy', cursive;
color: var(--main-color);
}
p, li, button {
font-family: 'Noto Sans TC', sans-serif;
}
注意中英文混排的字體大小比例,例如中文字體通常需要比英文字體稍大 1–2px 才不會顯得擁擠。
針對不同螢幕寬度,使用 @media
調整標題大小與行距,確保 RWD(響應式設計)下字體仍清晰易讀。
五、按鈕與互動細節
除了靜態顏色,互動效果也需要遵循設計規格:
按鈕滑過(hover)時可以略微加深主色或加入陰影,例如:
.btn-play:hover {
background-color: #E89AA7;
transform: scale(1.05);
transition: all 0.3s ease;
}
重要提示框(例如遊戲開始彈窗)可使用輔助色強調,與主色形成層次感。
六、測試與調整
完成初步套用後,打開瀏覽器檢查每個頁面:
不同解析度下顏色是否一致?
字體是否因系統或瀏覽器不同而變形?
背景圖片是否有過慢的載入或模糊的情況?
可以使用 Chrome DevTools 模擬手機與平板螢幕,確保 RWD 表現無誤。
今日成果
完成全站的配色套用、字體設定與背景設計,使網站不再是灰白的骨架,而是具有完整品牌視覺的遊戲頁面。經過這一步,玩家即使還未開始遊戲,也能從色彩與字體中感受到遊戲的情緒與風格,例如輕快、療癒或刺激,這是網站正式邁向成品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