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4
0
IT 管理

新手挑戰 30 天:IT 管理各個面向的學習筆記系列 第 14

Day 14:監控與日誌管理:如何確保系統穩定?

  • 分享至 

  • xImage
  •  

在數位時代,系統的穩定性決定了使用者體驗與企業信譽。無論是網站延遲、App 崩潰,還是後端服務故障,都可能造成業務中斷與客戶流失。因此,監控(Monitoring)與日誌管理(Logging) 成為確保系統穩定不可或缺的關鍵。

1. 為什麼需要監控與日誌管理?

  • 即時掌握健康狀況:監控能幫助團隊在問題發生之前就偵測到異常。
  • 快速定位問題:透過日誌,工程師能追蹤請求的完整路徑,快速找出故障原因。
  • 提升決策品質:數據與日誌不僅用於除錯,更能協助容量規劃、效能優化與安全審計。
  • 降低營運風險:良好的監控與日誌機制能縮短停機時間,減少對客戶的影響。

2. 監控的三大核心面向

  • 基礎監控(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偵測伺服器、網路、儲存空間的資源使用狀況,例如 CPU、記憶體、磁碟 I/O。

  • 應用程式監控(Application Monitoring)

    追蹤服務的回應時間、錯誤率、交易量,確保應用運行正常。

  • 使用者體驗監控(User Experience Monitoring)

    透過合成監控(Synthetic Monitoring)或真實用戶監控(Real User Monitoring),觀察最終使用者的操作體驗。

3. 日誌管理的重點

  • 集中化收集:將分散於不同伺服器與服務的日誌集中在同一平台,便於查詢與分析。
  • 結構化日誌:使用 JSON 或統一格式,讓系統能自動化解析與比對。
  • 即時搜尋與分析:快速查找特定錯誤或模式,例如交易失敗的原因或異常流量來源。
  • 合規與稽核:保存必要的日誌紀錄,滿足安全與法律規範(如 GDPR、ISO 27001)。

4. 常見工具與解決方案

  • 監控工具
    • Prometheus:開源監控與告警系統,適合容器化與微服務架構。
    • Datadog:雲端監控平台,整合應用程式、基礎設施與安全監控。
    • New Relic:專注於全方位系統觀測,智慧化追蹤與分析。
  • 日誌管理工具
    • ELK Stac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常見的開源日誌收集與分析解決方案。
    • Splunk:企業級平台,強調大規模日誌分析與安全事件管理。
    • Fluentd:輕量級日誌收集與查詢工具,適合雲原生環境。

5. 建立完整的觀察性(Observability)

現代系統強調可觀察性,除了監控與日誌之外,還包含 指標(Metrics)、日誌(Logs)、追蹤(Traces) 三大支柱:

  • Metrics:提供系統運行的量化數據,例如 CPU 使用率、請求延遲。
  • Logs:提供事件的細節記錄,例如錯誤訊息、交易過程。
  • Traces:顯示請求在分散式系統中的完整路徑,協助定位瓶頸。

透過這三者的結合,團隊能從不同角度深入理解系統行為,快速找出並解決問題。

監控與日誌管理並不是「出了問題才用來檢查」的後備工具,而是確保系統健康運行的機制。唯有建立完善的監控與日誌策略,並搭配合適的工具,團隊才能在複雜的系統環境中維持穩定、快速回應異常。


上一篇
Day 13:SRE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與可靠性管理
系列文
新手挑戰 30 天:IT 管理各個面向的學習筆記1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