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7
0
佛心分享-IT 人自學之術

API 實戰入門從設計到驗證系列 第 17

Day17 API 測試的觀念與流程設計

  • 分享至 

  • xImage
  •  

在API的開發生命週期中,測試是一個容易被忽略卻極其重要的步驟,API本身是一個溝通介面,承載著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換與功能呼叫,如果測試不完整,問題往往會在使用者操作時才被發現,導致後續修正成本大幅增加。良好的測試觀念與流程設計,能讓API更加穩定、安全,也能提升使用體驗。

為什麼要測試API?

API測試的目的不只是「確認可以正常使用」,而是要驗證在各種情境下是否能符合預期設計。

  • 正確性:確保回傳的資料結構與內容與設計一致,例如清單應該回傳陣列,而不是單一物件。
  • 一致性:無論在什麼環境,回應格式應該保持統一,不因小變更而讓使用者困惑。
  • 可靠性:在壓力或錯誤輸入下,系統依然能提供合理的回應,而不會直接崩潰。
  • 安全性:驗證授權與驗證機制,避免敏感資料在未授權情況下被取用。

測試的主要面向

在設計 API 測試流程時,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來思考:

  1. 功能測試:檢查每個端點是否能完成核心任務。例如新增使用者、查詢訂單或刪除資料,就像確認API是否「能正常運作」。
  2. 錯誤測試:模擬錯誤狀況,像是缺少必要參數、使用不支援的格式或傳入不正確的資料型別,驗證錯誤處理是否明確且一致。
  3. 效能測試:觀察API在短時間內承受大量請求時的反應,例如是否會延遲過久、回應超時,導致伺服器無法運作。
  4. 安全測試:檢查身分驗證與授權是否正確運作。例如,沒有Token的使用者是否被阻擋,或是一般使用者是否無法操作管理員功能。

測試的流程設計

一個清晰的測試流程,可以幫助團隊逐步覆蓋 API 的各個面向:

  1. 建立測試案例:列出需要測試的端點與情境,包括正確輸入與錯誤輸入。
  2. 由淺入深:先測試最基礎的GET請求,再逐步驗證POST、PUT、DELETE等完整操作。
  3. 加入例外情境:嘗試缺少參數、錯誤格式或無效Token,觀察回應是否符合設計。
  4. 進行壓力測試:模擬高流量情境,檢查系統是否仍能保持穩定。
  5. 記錄與回饋:將測試過程與結果紀錄下來,方便後續調整與持續追蹤。

測試與工具的關係

測試的觀念先於工具,工具只是輔助執行的方式。例如Hoppscotch、Postman、或命令列工具cURL,都能完成類似的請求與驗證工作,若沒有清楚的測試流程,工具再好也容易被使用得零散、缺乏系統性,因此,在開始實作前,先掌握測試的目標與流程,才能真正發揮工具的價值。


上一篇
Day16 Hoppscotch 工具介紹
下一篇
Day18 使用Hoppscotch Echo端點練習API請求
系列文
API 實戰入門從設計到驗證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