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教你怎麼用GAS腳本寫出完美Web App的教學文,而是一個走向失敗實作的探險日誌:從資料還在Excel的時代開始,你可以想像神秘的公式、奇怪的regex,並滿懷期待踏入doGet的迷宮。
昨天(Day16)分享了我身為客服人員,在實務上如何使用現代數位工具來改善業務流程;今天則終於要回到程式設計,接著來聊我失敗的嘗試:doGet
。
※ 為了後續陳述時不會與GAS環境的Web App混淆,接下來統一把我開發給客服團隊使用的Web Apps稱為客服工具箱。
在維護不同版本的客服工具箱時,我會建立一個簡單的backlog表,把需要做的、想做的開發事項,加上其它欄位如期限、進度、效益、入口文件等等,方便我自己一覽與評估應當優先執行哪個項目。
以昨天(Day16)的案例來說,如果以提高整個客服團隊的生產力為目標,那麼應優先投入資源在:
不過,今天要分享的具體實作,與上述無關,不會涉及到stakeholders協商,僅為個人的維護流程優化:試算表更新 => 客服工具箱更新
這個小環節。[^1]
當時我僅僅就自己腦中的零碎資訊做評估:
一、我想起以前跟一位網友閒聊時,看了他的side project,有用一個csv轉json的套件:PapaParse。
二、用GAS環境的simple triggerdoGet
拿試算表的資料。[^2]
當時覺得doGet
當然是比較好的選擇[^3],少一個把試算表轉成csv的步驟。
我只要:
以後就可以直接從Google Sheet抓資料,不用再手動貼上。
doGet
doGet
return 客人資料於是我就決定用下班時間先於side project上試試看doGet
。
在寫到當前維護流程前,我先痛苦地瀏覽了散亂於各處的開發文件[^4],還有GitHub上客服工具箱的程式碼,只覺得哇……我真的是在回顧黑歷史。
這是什麼土炮的做法?用Excel公式+regular expression轉格式太有創意了吧?那時真的很侷限於前GenAI時代的思考方式,都只用自己學過的方式來實作😅
[^1]: 在當時,我覺得那是自己完全可控,只要投入時間,就一定可以有實際成果的優化項目。
[^2]: 可參閱第一週(Day05)對於保留函式的簡介。
[^3]: 有讀第一週文章的讀者,應該很清楚我在這一步就做錯了哈哈哈……
[^4]: 雖然有一個入口文件,盡可能作為目錄連結其它文件,但撰文時爬梳起來依然覺得像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