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附有目錄
不知不覺就寫完了,但有點像是在寫個人blog,沒有一直緊扣主題😅
讓我稍微回顧第一天原本的預想。
原本的題目是「探索試算表的腳本語言:從瀏覽器走到Google Apps Script」……請偉大的LLM大神幫我潤飾得更生活化。
這次把題目定成「我只是不想加班:一名客服人員的GAS自救之路」似乎太窄了,實際上包含了JavaScript、一點點VBA、客服日常,還有突然冒出來的Deno。
或許把「GAS」移除,改成「我只是不想加班:一名客服人員的自動化求生術」更適合?
回顧我個人工作上使用Excel和Google Sheets的實務經驗,包含寫VBA和GAS時的一些自學心路歷程、筆記整理、踩雷示範、避雷小技巧等。
如果重寫的話,我應該會把《用GAS腳本模仿Google Sheets既有功能》放在第一篇切題,然後用每個踩雷的實例穿插一個GAS特性概述,讀起來節奏會好非常多。
實際上是一邊整理過去的筆記一邊寫的,越久遠以前的拖越久,例如《Excel與VBA:希望不重來》原本應該放在前面,卻拖到最後才整理出來。
很遺憾,我其實並沒有好好善用GenAI,這些文章內容依然都是手key為主。身為在不同組織下扮演不同立場的客服,大幅利用GenAI來生成各種罐頭訊息,下班時間寫文時,就想表留自己的語用風格。
即便如此,我還是在一些環節有使用GenAI工具來加速撰文:
中途其實有點後悔參賽,尤其在中秋連假時哈哈哈。
從我引用的文章應該可以看出來,我其實幾乎沒有參與台灣的IT社群,這次參與活動,用中文書寫,對我自己而言是跨出舒適圈非常非常非常一大步。
隨之而來的是對於可能讀者的想像不能,就好比一時興起vibe一個平台卻無法想像user輪廓一樣,說到底我對於中文社群太一無所知。
直到翻閱到以前實作時留下的碎碎唸筆記,如《我的自學之旅》提到的那些「そう!分かる!」的共鳴感。如果未來哪個旅人剛好踩到不如預期的錯誤、剛好放空滑到我的文章,喊出:「對、用doGet就是在浪費所剩不多的青春!」「沒錯、json()就是爛naming!」,那這些文章就有意義。
讓我試著跨出舒適圈吧~(雖然大概一個月內就會後悔)
Feel free to reach out to me:
除了以下的簡易目錄,我更推薦路過的旅人瀏覽這個整理好的表格,可以自行排序、篩選可能對你有幫助或感興趣的文章。
ℹ️點擊主選單「資料」 → 點擊「建立篩選器檢視畫面」→ 點擊各個欄位標頭即可篩選或排序
畢竟既然都一時衝動參賽並手寫了28篇廢文,就跟過往我寫的那些小腳本一樣,希望盡可能觸及可能需要的人,讓它們產生一點額外的實質效益。
我個人使用的markdown撰文工具是Obsidian,它內建的footnotes 語法與iThome不相容,這裡許願這個功能🥺;或如果這個功能的實作是我能幫得上忙的話,歡迎email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