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數字的風險,就是沒有人理的風險。
對象:CISO、風險管理部門、AI 團隊主管、董事會成員
關鍵詞:AI 風險量化|成本模型|CVSS for AI|財務影響|董事會匯報
董事會最常問的問題不是:「我們的模型有沒有 prompt injection?」
而是:「這會讓我們損失多少錢?」
AI 風險量化的核心就是:
把駭客攻擊、模型偏誤、API 濫用,轉換成「金額、時間、機會成本」這些數字。
沒有數字的風險,只會被當作雜音。
財務成本
營運影響
合規與罰款
CVSS for AI(類似漏洞評分)
FAIR 模型(Factor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Risk)
Scenario-based Estimation
import requests
resp = requests.get("https://api.billing.ai/costs")
cost = resp.json()["month_to_date"]
if cost > 1000:
print("⚠️ Budget Alert: 超過上限!")
{
"incident": "Prompt Injection",
"impact": {
"financial_loss": 50000,
"downtime_hours": 12,
"compliance_risk": "High"
},
"priority": "Critical"
}
PM:這個漏洞很嚴重啊!
CISO:用錢說話。
PM:它可能讓我們損失一百萬。
CISO:好,現在董事會願意聽了。
AI 風險量化不是要把技術細節簡化掉,而是要把技術翻譯成管理能理解的數字。
只有這樣,資安才不會是「成本中心」,而會變成「投資回報」。
探討如何針對 AI 專屬事故建立事件回應計畫與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