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 沒有數字的風險,就是沒有人理的風險。

對象:CISO、風險管理部門、AI 團隊主管、董事會成員
關鍵詞:AI 風險量化|成本模型|CVSS for AI|財務影響|董事會匯報


💬 開場

董事會最常問的問題不是:「我們的模型有沒有 prompt injection?」
而是:「這會讓我們損失多少錢?」

AI 風險量化的核心就是:
把駭客攻擊、模型偏誤、API 濫用,轉換成「金額、時間、機會成本」這些數字。
沒有數字的風險,只會被當作雜音。


🧠 AI 風險三大維度

  1. 財務成本

    • 例:Denial of Wallet 導致 API 帳單暴增
    • 計算方式:每次請求成本 × 惡意流量量級
  2. 營運影響

    • 例:模型偏誤導致客服誤導 → NPS 下跌
    • 指標:停機時間、使用者流失率、修復工時
  3. 合規與罰款

    • 例:AI 輸出洩露 PII → 違反 GDPR/ISO27701
    • 成本:監管罰款 + 法務支出 + 品牌受損

🔐 量化方法

  • CVSS for AI(類似漏洞評分)

    • Exploitability(攻擊難度)
    • Impact(財務、營運、法規)
    • Confidence(偵測確信度)
    • 分數 → 轉換成優先順序
  • FAIR 模型(Factor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Risk)

    • 頻率 × 損害 → 預期損失
    • AI 特化:考慮「prompt injection」「模型外洩」頻率
  • Scenario-based Estimation

    • 舉例:若 API key 外洩 → 1 週損失 $100K
    • 提供情境模擬給董事會參考

🛡️ 工程實作建議

成本監控(Python 範例)

import requests

resp = requests.get("https://api.billing.ai/costs")
cost = resp.json()["month_to_date"]
if cost > 1000:
    print("⚠️ Budget Alert: 超過上限!")

AI 事件影響報表(簡化範例)

{
  "incident": "Prompt Injection",
  "impact": {
    "financial_loss": 50000,
    "downtime_hours": 12,
    "compliance_risk": "High"
  },
  "priority": "Critical"
}

📊 KPI 指標

  • AI Risk $ Value:AI 風險金額化比例
  • Risk Detection Coverage:有量化的風險佔比
  • Board-ready Report SLA:從事件到董事會報告的平均時間
  • Cost Avoidance:因防護措施節省的預期損失

🎭 工程師小劇場

PM:這個漏洞很嚴重啊!
CISO:用錢說話。
PM:它可能讓我們損失一百萬。
CISO:好,現在董事會願意聽了。


🎯 小結

AI 風險量化不是要把技術細節簡化掉,而是要把技術翻譯成管理能理解的數字
只有這樣,資安才不會是「成本中心」,而會變成「投資回報」。


🔮 明日預告:Day 32|AI 事件回應流程(AI IR Playbook)

探討如何針對 AI 專屬事故建立事件回應計畫與演練。


上一篇
📍 Day 30:AI 紅隊實戰
下一篇
📍 Day 31-2:Prompt · Scan · Exploit——AI 自主滲透的零日之路
系列文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52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