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Security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系列 第 48

📍 Day32-4|Agentic AI 全生態:從定義、架構到威脅建模與防禦實務

  • 分享至 

  • xImage
  •  

快速摘要(TL;DR)

  • Agentic AI = 把 GenAI 的「生成」變成可執行的「行動」;依任務目標驅動,串聯 LLM、工具(Email/Calendar/SaaS/DB)、與資料來源,形成能感知→推理→執行→學習的閉環。
  • 兩大關鍵開放標準:**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連接代理與工具/資料;A2A(Agent‑to‑Agent)讓代理彼此協作。兩者互補而非擇一。
  • MAESTRO 提供 Agentic 生態的分層威脅建模方法;傳統 STRIDE/PASTA 不足以涵蓋自主代理特性。
  • 三大高優先威脅:工具濫用連鎖幻覺失控自主。對應防禦:存取控制 + 輸出驗證 + 人在迴路 + 行為監控

1) GenAI vs Agentic AI:本質差異

  • Generative AI(生成式):輸入提示、輸出內容(文字/影像/程式碼);偏被動一問一答
  • Agentic AI(代理式):以目標導向自治/半自治代理串接 LLM 與各種工具,主動決策並執行動作;可多代理協作、形成複雜工作流。

工作流四大步:Perceive(感知資料)→ Reason(LLM 推理)→ Act(執行動作)→ Learn(回饋強化)。
示例:規劃威尼斯旅程——代理讀行事曆→LLM選最佳時段→訂房/訂票與付款→通知 HR/同事→發社群貼文。


2) 參考架構與兩大新興標準

核心組件

  • Models:LLMs/SLMs。
  • Software Agents:協調與執行中樞;可新建、低碼、到專業程式化多種形態。
  • Classic Tools:DB、Data Lake、Email、Calendar、SaaS 等。

兩大標準(互補而非二選一)

  •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連接器。將代理/LLM 與本地或雲端工具、資料源標準化對接;也是威脅建模必須關注的介面。
  • A2A(Agent‑to‑Agent)溝通者。不同實作/框架的代理可彼此協作、分工呼叫。

MCP 解決「代理 ↔ 工具/資料」,A2A 解決「代理 ↔ 代理」。


3) 自主性光譜(Autonomy Spectrum)

  • 全人工決策人在迴路(HITL)全自動代理
  • 情境風險決定授權級別:例如「產圖貼文」可高自治;「簽署合約/付款」需 HITL 或嚴格規則。

4) MAESTRO:Agentic 專用威脅建模

  • 由 CSA 提出,針對 Agentic 生態做系統分解與分層分析(含基礎模型、代理、工具、資料、安全/合規等)。
  • 兩種視角
    1. 層內威脅:各層特定風險(如資料層的資料汙染、模型層的模型風險)。
    2. 跨層路徑:橫向移動、權限提升,串接成攻擊鏈。

5) 三大高優先威脅與實務防禦

A. 工具濫用(Tool Misuse)

手法:間接提示注入透過 Email/文件等渠道下達惡意指令(刪信、擷取密碼、資料外洩)。
防禦清單

  • 最小權限與細粒度 Token/Scope;對高敏工具(郵件、支付、儲存)採 allowlist
  • 在工具層導入 DLP/資料外洩防護、冷/熱路徑監控與審計。
  • 對代理輸入來源做 來源信任分級內容消毒(反序列化/指令樣式/長度/Schema 檢查)。

B. 連鎖幻覺(Cascading Hallucinations)

手法:單點錯誤(如溫度單位混淆)在多代理/多步驟流程被放大傳遞
防禦清單

  • 輸出驗證(單位/範圍/一致性/不變式檢查)、政策與 Guardrail 檢查。
  • 關鍵決策HITL Gate、離線紅隊測試、線上 A/B 安全實驗。
  • 引入回饋循環觀察‑行動日誌,持續優化。

C. 失控自主(Rogue/Unchecked Autonomy)

手法:代理擅自採購/簽署/刪改關鍵資產,越權操作。
防禦清單

  • 系統級端到端動態測試(含真實整合環境);建立事前規則(hard guardrails)與交易型限制(額度/對象/時間)。
  • HITL/4-eyes 於高風險動作;行為異常偵測與即時阻斷。
  • 事件後 可追溯性(全面審計、可重放)、最小持久權限(Just‑in‑Time 授權)。

6) 上線前後的「最小可行安全(MVS)」清單

規劃/設計

  • 盤點代理任務與資料/工具觸點;為每一觸點建立 威脅假設濫用案例
  • 決定自主級別與 HITL Gate;為金流/法律/隱私等流程設置強制人工審核

開發/測試

  • 對 MCP 端點與工具介面做 Schema 強制、長度限制、內容去毒化。
  • MAESTRO 建立層內/跨層測試用例;導入 紅隊/對抗測試回歸安全測試

部署/營運

  • 啟用 DLP、WAF/AF(Agentic Firewall/Policy)、SIEM 連動的 行為監控
  • 最小權限 & JIT 授權,定期輪替金鑰/Token;高風險動作雙人核准
  • 設置 安全 SLO/告警準則:誤用率、阻斷事件、輸出驗證失敗率、越權嘗試等。

結語

Agentic AI 的價值在於「能動性」。也因此,它把風險從輸出品質問題,提升到實際行動與後果。Diana Kelley 的重點是:
別等到害怕才啟動安全——以 MAESTRO 做威脅建模、用 MCP/A2A 建立可控整合、在自主光譜上精確設限,並以 DLP/監控/審核落實運維。
採用 Agentic AI 的正確姿勢:明確目標 → 嚴謹測試 → 分層控管 → 持續監控



上一篇
📍 Day 32-3:RiskRubric.ai —— 建立 LLM 模型風險評估的協作基準
下一篇
📍 Day 33|AI × 資安:從「模型紅隊演練」看生成式 AI 的攻防實戰
系列文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5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