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成式 AI 走進企業環境,安全議題不再只是學術討論,而是每天都可能發生的真實風險。
我們常說:「模型就像一座城市,表面繁華,但背後暗藏漏洞。」那麼,如何在攻擊者行動之前,先一步找出這些漏洞?答案就是 —— 模型紅隊演練(Model Red Teaming)。
「紅隊演練」原本是軍事用語,意指模擬敵方行為來測試防禦體系。在資安領域,紅隊演練被用來檢驗企業系統與人員是否能抵禦攻擊。
當這個概念套用到生成式 AI,就演變成 模型紅隊演練:
模擬惡意輸入(Adversarial Prompts)
嘗試使用越獄提示 (Prompt Injection) 或間接提示 (Indirect Prompt Injection) 來突破模型的防護。
測試資料外洩
嘗試讓模型輸出其訓練資料或 API Key、憑證等敏感資訊。
偏見與濫用檢測
測試模型是否會生成歧視性、偏頗或不合規的內容。
安全繞過測試
模擬攻擊者使用「提示鏈接 (Prompt Chaining)」或「工具濫用」來達成繞過效果。
換句話說,紅隊演練是 AI 資安治理的必修課。
以下是幾個目前業界使用的模型紅隊演練方法與工具:
有趣的是,現在出現了「用 AI 來測 AI」的紅隊模式:
讓一個專門設計的攻擊模型,不斷嘗試各種 prompt injection,而另一邊的防禦模型則即時過濾與阻擋。
這不僅大幅降低了測試成本,也讓測試規模可以快速擴張。
這種 AI 對 AI 的對抗訓練,正逐漸成為未來的主流。
第33天的重點很簡單:
生成式 AI 不僅需要強大的能力,還需要強韌的安全測試。
模型紅隊演練不只是資安部門的工作,而是 AI 開發團隊、產品經理、合規顧問都該共同參與的環節。
因為,唯有提前實戰演練,企業才能在真正的攻擊來臨時,保持安全與信任。
#AI資安 #模型紅隊演練 #生成式AI #PromptInjection #MLOps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