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0
Security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系列 第 50

📍 Day33-2:如何強化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Server 的安全性

  • 分享至 

  • xImage
  •  

前言

在 AI 工程快速演進的當下,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被廣泛應用於 LLM 與工具的互動。但由於 MCP server 本質上是一個「自然語言驅動的服務代理層」,若沒有安全設計,就可能成為攻擊者眼中的「萬能骷髏鑰匙」。Ken Huang 在其文章《Securing the MCP Server》中提出一份深度又實用的安全檢查指南,本文將其重點整理,作為 DevOps、AI 工程師與資安架構師的行動清單。

一、威脅模型:MCP Server 可能出什麼問題?

  • 資產 (Assets):MCP server 程式、工具描述檔 (JSON schemas)、Secrets Vault、LLM client channel、下游 API、日誌管線。
  • 攻擊案例 (Sample Abuse Cases):
    • OAuth Token 竊取(SSRF 攻擊)。
    • 跨租戶混淆代理 (Confused Deputy)。
    • Prompt Injection → RCE。
    • 依賴套件供應鏈攻擊。
    • 日誌注入造成敏感資料外洩。
    • Denial-of-Wallet。
    • 容器逃逸。

二、MCP 架構分區

  • Zone 0 – 控制平面 (Vault、OPA、Observability)。
  • Zone 1 – MCP Server Fleet (Stateless, mTLS mesh)。
  • Zone 2 – Tool Runtime (Firecracker/gVisor, IAM TTL)。
  • Zone 3 – 下游 API (Scoped tokens, ACL control)。

三、安全強化檢查清單

  • 傳輸安全:TLS 1.3, AES-256-GCM, JWE。
  • 身份驗證:OAuth2.1 + OIDC + MFA、人員 / 服務 mTLS。
  • 授權控制:OPA / Cedar,Default-deny。
  • 輸入驗證:嚴格 JSON Schema。
  • 輸出清理:過濾敏感資訊。
  • Secrets 管理:Vault 動態憑證。
  • 沙箱化:Firecracker/gVisor。
  • 資源控制:Rate limiting & Quotas。
  • 可觀測性:OpenTelemetry, SIEM。

四、進階防護

  • Human-in-the-loop。
  • Just-in-time Access。
  • Confidential Compute。

五、常見陷阱

  • 掛載 Docker.sock。
  • 傳回 Raw Error。
  • 忘記回收 Vault 租約。

六、未來防護

  • Post-Quantum TLS。
  • Threat Modeling (CSA MAESTRO)。
  • AI Red Teaming。
  • 形式化驗證。

七、結論

MCP server 是 AI 工具鏈的高風險環節,必須以零信任思維設計。透過強身份、嚴授權、沙箱隔離與持續監控,才能讓 AI 工具鏈既創新又安全。


上一篇
📍 Day 33|AI × 資安:從「模型紅隊演練」看生成式 AI 的攻防實戰
下一篇
📍 Day34:AI × 資安——從自動化到自律化
系列文
AI都上線了,你的資安跟上了嗎?51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