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前陣子社群上的這個「Google太奸詐了」事件,大家有跟上嗎?
一位自稱「AI 講師」的創作者,用 Google AI Studio 做了一個超酷的 APP,可以生成各種風格的個人照片。效果很好,她也很開心,於是大方地分享給大家使用。
然後呢?
然後她的錢包就被刷了一萬多臺幣了
為什麼呢?因為她在開發時不小心把自己的 API Key 綁進去了。這就導致每個人用她的 APP 的時候,都是在用她的 API 額度,結果就是...帳單直接爆炸。
最妙的是,她事後還發了一篇貼文抱怨:「Google 你到底在搞什麼?這麼大的公司,做這種基礎功能還搞這種設計...」
底下留言區如何呢?當然是 ⬇️
有人說:「用字有點嚴重了,Google 其實沒有詐欺...AI 是輔助你開發不是為你扛產品負責」
有人說:「不會寫程式的後果 be like」
還有人說:「站在程式設計師的立場,這就是無腦用 vibe,後會有的結果,我沒太意外」
看到這裡,非技術背景的人可能會很擔心:「所以做 AI 應用就是這麼危險嗎?」
因此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如何避免這種悲劇,讓你不用擔心這件事
讓我們先理解一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假設我們有個很棒的點子:做一個「提示詞分析助手」
這樣對正在學寫提示詞的人來說,應該蠻實用的對吧?
讓我們稍微想像一下後續的情況(現實)
你興致勃勃地開始:
「好!先做個輸入框,讓使用者貼提示詞...然後串接 AI 來分析...最後用不同顏色標記出來...」
花了點時間,功能做出來了!你自己測試,哇,真的很好用!
「這個一定要分享給大家!」
等等...要分享的話,需要處理一些問題:
問題 1:AI 分析要用誰的 API?
你去申請了 Claude 或 OpenAI 的 API Key,然後遇到:
「嗯...有點複雜,但還可以接受」
問題 2:API Key 要怎麼處理?
現在你面臨兩個選擇:
選項 A:綁定自己的 API Key
→ 優點:使用者方便,打開就能用
→ 缺點:所有人用都算你的錢
選項 B:要求使用者自己輸入 API Key
→ 優點:不用付費
→ 缺點:99% 的人看到這個就跑了
想了想,「算了,先用自己的 Key 吧,方便大家使用。應該不會有太多人用...吧?」
工具上線,分享到 Facebook、Threads、各種社群
第一天:10 個人用,花了 $1
「還好,可以接受」
第二天:30 個人用,花了 $3.5
「嗯...有點多,但還行」
第三天:被分享到更大的群組,100 個人用...
「等等,今天就花了 $12?」
第一週結束:$50
「這樣下去一個月要 $200...而且用的人越來越多...」
你開始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檢查帳單
然後開始做一些防禦措施:
原本單純想分享的熱情,變成了成本管理的壓力
現在你陷入掙扎:
繼續開放?每個月固定開銷,而且不知道會不會突然暴增??
改成付費?但這只是個小工具,誰會付錢?
關掉?但已經有人在用了,而且你也覺得這工具有價值...
這就是那位 AI 講師遇到的困境
只是她選擇了「繼續開放」,就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迎來了一萬多元的帳單
好,現在讓我們看看另一種做法
如果你用 Claude Artifacts 來做這個工具,整個故事會完全不一樣
在 Artifacts 裡:
你:「幫我做一個提示詞分析助手,讓 AI 分析使用者的提示詞,
標記出 Task、Role、Format、Context 這些要素,
用不同顏色的背景標示」
Claude:(30 秒後)完成!
就這樣
你會發現:完全沒有「申請 API Key」這個步驟
AI 能力已經內建在 Artifact 裡了,你不用去 OpenAI 或 Anthropic 的網站註冊、不用綁信用卡、不用設定任何東西
專注在「我想做什麼功能」就好,其他的都處理好了。
這是最神奇的部分
當別人使用你分享的 Artifact 時:
傳統方式:
小明用你的工具 → 呼叫你的 API Key → 你的帳單 +$0.02
小華用你的工具 → 呼叫你的 API Key → 你的帳單 +$0.02
小李用你的工具 → 呼叫你的 API Key → 你的帳單 +$0.02
...
一千個人後 → 你的帳單 +$20
一萬個人後 → 你的帳單 +$200
Artifacts 方式:
小明用你的工具 → 用小明自己的 Claude 訂閱 → 你的帳單 $0
小華用你的工具 → 用小華自己的 Claude 訂閱 → 你的帳單 $0
小李用你的工具 → 用小李自己的 Claude 訂閱 → 你的帳單 $0
...
一千個人後 → 你的帳單 $0
一萬個人後 → 你的帳單 $0
看到了嗎?
使用者用的是他們自己的 Claude 訂閱額度 ➡️ 你的帳單永遠是 $0
這代表什麼?
你終於可以純粹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而不是「管理成本」的壓力
當你要分享這個工具:
步驟 1:點「發布」
步驟 2:複製連結
步驟 3:貼到 Facebook/Line/Threads
完成!
使用者需要做什麼?
步驟 1:點開連結
步驟 2:開始使用
完成!
不需要:
就像你分享一支 YouTube 影片給朋友那樣自然
現在你理解了,為什麼那位 AI 講師會被刷爆帳單。
她用的是 Google AI Studio 的傳統方式:
結果:每個人的使用,都算在她頭上。
而且最慘的是,她可能根本不知道會這樣
很多非技術背景的人,看到「API Key」這個詞時,只知道「需要這個東西才能用」,但不知道「這個東西會產生費用」、更不知道「分享出去後費用怎麼算」
所以當帳單來的時候,才會那麼震驚和生氣
但如果她用的是 Claude Artifacts:
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但可能也少了一個大家對於「Vibe coding的資安」的機會教育了吧・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