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自我挑戰組

日誌檢查學習自我挑戰系列 第 20

DAY20:SNMP 協定與設備性能監控

  • 分享至 

  • xImage
  •  

了解SNMP 的運作機制,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實現主動、預防性的網路設備健康檢查。

  1. SNMP 的核心原理與架構
    三個關鍵組件:

Manager (管理器/NMS): 運行監控軟體(如 Zabbix, Nagios, PRTG)的工作站,負責發送請求。

Agent (代理): 運行在網路設備(路由器、交換器)上的軟體,負責收集數據並回應管理器。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設備上資料庫的標準化結構,定義了所有可查詢的對象(例如 CPU 負載、介面流量計數器)。

基本操作: 講解 GET (取值)、SET (設值,通常禁用) 和 TRAP (設備主動通知) 這三種核心操作。

  1. 核心監控指標與 MIB 查詢
    SNMP 最常用來監控設備的四大核心性能指標:

SNMP 核心監控指標與 MIB 查詢

SNMP 用於檢查網路設備的內部健康狀態,以下是四大關鍵指標及其對應的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概念。

核心監控指標 查詢對象 (MIB 概念) 意義與故障排除方向
CPU 使用率 系統 MIB 或處理器 MIB 應用: 持續高 CPU 通常指向路由協定計算過度(如 OSPF/BGP 震盪)、STP 拓撲變動,或軟體錯誤。
記憶體使用率 記憶體 MIB 應用: 監控設備記憶體洩漏或耗盡。特別是 Process Memory,若持續上升可能導致設備不穩定或服務崩潰。
介面流量與利用率 介面 MIB (IF-MIB) 應用: 監控介面帶寬佔用率。用來確認 NetFlow 分析的結果,輔助定位網路鏈路是否成為瓶頸。
介面錯誤率 介面 MIB (錯誤封包計數器) 應用: 檢查 CRC 錯誤丟包 (Drops)Input/Output Errors。高錯誤率通常指向線材損壞、SFP 模組故障或雙工不匹配(Duplex Mismatch)。
  1. SNMP 的安全性與實戰配置
    V2c 與 V3 的比較: 強調 V2c 使用簡單的 Community String (社群字串,即密碼) 且不加密,而 V3 提供了認證和加密,是企業環境的標準。

上一篇
DAY19:NetFlow/IPFIX
系列文
日誌檢查學習自我挑戰2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