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鐵人賽的挑戰裡,我從單純想「多做幾個 Python 小工具」開始,沒想到一路下來,已經能用程式實現各種想法:從記事提醒、打字遊戲、短網址工具、到圖片壓縮小助手。
而在每一次 Debug、每一次卡關的時候,我都發現一件有趣的事——AI,其實早已悄悄地參與在我的開發過程中。
在軟體開發的世界裡,「測試」常被視為繁瑣卻又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這項傳統上仰賴人工的工作,正迎來翻轉。
從過去我們手動測試、撰寫單元測試,甚至使用 Test-Driven Development(TDD)確保品質,到如今 AI 能自動生成測試案例、分析潛在錯誤,甚至學習過往行為來預測問題。
今天的主題,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AI 與自動化測試的未來」,看看這股新力量,如何重新定義「測試」這件事。
對新手開發者來說,「測試」常常被視為額外負擔。
但其實,測試就像替程式上保險——平常不覺得重要,一旦出問題,就會知道它的價值。
測試能帶來三個關鍵價值:
在我日常寫程式中,回歸錯誤就是最常碰見的問題。
若我們的應用程式原本有 A、B、C 三個功能都能正常運作。
現在需要修改功能 A 的程式碼,結果改完後,您發現功能 C 卻突然不能用了!
這個「因為修改 A 而導致 C 壞掉」的現象就叫做回歸錯誤。
在開發初期,A、B、C 三個功能各寫好一個測試程式後,這個測試程式會自動檢查是否能正確執行。
當修改完功能 A 的程式碼後,只需要一鍵執行所有的測試。
如果功能 A 的修改意外地破壞了功能 C,這個測試會立刻亮起紅燈,我們就能在第一時間修復,而不是等使用者發現。
程式碼的生命週期很長,未來可能會需要更新、優化,或重寫某個部分。
如果程式碼很難理解、很難修改,它的可維護性就低。
這是最直接的價值:確保我們所寫的程式碼,實際的運作結果,與期望的結果相符。
傳統的測試通常是「寫完程式 → 再寫測試」。
而 TDD 的概念,則是顛倒順序:
1.先寫測試案例
2.撰寫程式碼通過測試
3.最後重構讓程式更乾淨
這樣的方式,強迫我們在動手寫程式前,就先思考「我要驗證什麼?」。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 Python 範例:
import unittest
def add(a, b):
return a + b
class TestAdd(unittest.TestCase):
def test_add(self):
self.assertEqual(add(2, 3), 5)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這段程式不長,卻展現了 TDD 的精神——測試不只是驗證,而是一種開發邏輯的設計工具。
AI 的出現並不代表開發者會被取代,相反地,它讓「TDD 思維」更容易落地。
例如我們可以這樣分工:
這樣的合作模式,讓開發者能把精力放在「創造」上,而非反覆驗證。
隨著這場鐵人賽接近尾聲,我也愈來愈深刻地體會到——
寫程式不只是輸入與輸出,更是一種持續改善的過程。
而 AI,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測試夥伴,
陪我把每一行程式,都磨成更穩定、更優雅的作品。
AI 測試的未來,是「協作」而非「取代」。
AI 不會讓測試工程師消失,它讓測試更快、更準、更聰明。
在未來的開發世界裡,測試不再只是開發的最後一步,而會成為設計品質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