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成本分析很重要?
學生專題如果要轉成商業化產品,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跑一次要花多少錢?」
我整合了三大平台:ESP32-CAM、AWS Rekognition、Google Gemini,
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真實營運的開銷。
🧾 成本結構拆解
項目 | 平台 | 單價(美元) | 備註 |
---|---|---|---|
攝影機 | ESP32-CAM | $7 / 台 | 每家店 2 台約 $14 |
人臉比對 | Amazon Rekognition | $0.001 / 次 | 每日 100 張 ≈ $3/月 |
人臉存儲 | Rekognition | $0.01 / 1000 張/月 | 低至幾分錢 |
雲端主機 | GCP e2-micro VM | 免費 | 永久免費額度 |
AI 廣告生成 | Gemini 2.5 Flash Image | $0.04 / 張 | 約 1~2 元台幣/張 |
✅ 一家店的 AI 行銷月成本 ≈ $10 美元以內。 |
📊 為什麼這個架構省錢又穩定?
Rekognition 自帶模型訓練
不用自行訓練人臉模型,節省上萬筆資料的準備成本。
GCP VM 僅負責邏輯控制,不跑 AI
負載輕、維運穩,並可使用免費額度。
Gemini 成本透明且具批量模式
批次生成多張廣告可降至 $0.02 / 張。
🧩 擴充到多家門市的成本線性成長
即使擴充到 20 家店、每月辨識 100 萬次,費用約 $1000 美元左右。
Rekognition 提供用量階梯折扣,越用越便宜。
💡 小店負擔得起,大型連鎖品牌也能彈性擴張。
💬 商業化潛力
SaaS 訂閱制:零售商按月租用系統。
精準推播收費制:供應商品牌可付費投放廣告。
數據分析價值:匿名化顧客偏好可用於商品採購策略。
🔧 結語
Day 21 告訴我們:AI 雲端服務不再是天價,而是「低成本 × 高價值」。
明天 Day 22,我要帶你想像它如何升級成完整的智慧零售平台,
甚至接軌 AR、刷臉支付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