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7
0
自我挑戰組

《道德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系列 第 27

《道德經》Day 27:威信的邊界 — 順勢而治的領導之道

  • 分享至 

  • xImage
  •  

領導者若只靠威嚴與懲罰維持秩序,終將走向恐懼與反抗。
老子在這三章中提醒我們:真正的威信,不在於「懼」,而在於「德」。
若能讓人心安於所居、樂於所生,就無須以威脅制約。
這是一種從畏威到畏德的轉變,也是領導者最難卻最高明的修煉。

原文

通行版 第 72、73、74 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是以聖人猶難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天網恢恢,踈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夫司殺者,是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帛書版 第三十七章 畏畏(72) / 第三十八章 天網(73) / 第三十九章 司殺(74)

民之不畏畏 則大畏將至矣
毋閘亓所居 毋猒亓所生 夫唯弗猒 是以不猒
是以聖人 自知而不自見也 自愛而不自貴也 故去彼取此

勇於敢者則殺 勇於不敢者則栝 此兩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惡 孰知亓故
天之道 不彈而善勝 不言而善應 不召而自來 彈而善謀
天網恢恢 疏而不失

若民恆且不畏死 奈何以殺懼之也
若民恆是畏死 則而為者 吾得而殺之 夫孰敢矣
若民恆且必畏死 則恆有司殺者
夫代司殺者殺 是代大匠斵也 夫代大匠斵者 則希不傷亓手矣

白話翻譯

當人民不再畏懼權威,真正的災禍就會到來。
所以領導者不要輕慢人民的生活,不要壓迫他們的生計。
能讓人民不厭於生活,領導者自己也不會被厭惡。

聖人了解自己,卻不炫耀自己;愛惜自己,卻不自以為高貴。
他捨棄浮誇的榮耀,選擇真實的平和。

勇於強行冒進的人,往往喪命;
勇於退讓保身的人,反而能長久。
這兩者都有利有害,唯有順應天道者,才能知所取捨。

天道運行,不爭卻能勝,不言卻能應,不召喚卻自來,
雖遲緩卻謀劃周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報應雖遲,終不會錯失。

若人民不畏死,用死亡恐嚇也無效。
若人民真畏死,犯法者自然少。
天道自有「司殺者」主持正義,若人自作主張代替天行罰,
就像業餘木工代替大匠雕刻,極少不傷自己的手。

小故事:管理的「大匠之道」

團隊一向鬆散,直到有天,公司派來一位講究紀律的新主管,
氣氛瞬間緊繃起來。會議變多了,報表變厚了,
大家開始在意「該做什麼」,卻漸漸忘了「為什麼要做」。

三個月後,表面秩序恢復了,但創意與信任卻逐漸流失。
就在團隊陷入疲態時,主管忽然放慢腳步,
開始觀察每個人的節奏與狀態。

他不再急著發指令,而是問一句:「你覺得怎麼樣比較好?」
他不再催進度,而是聽懂每個遲滯背後的原因。

同事私下說:「主管變了。」
主管卻笑說:「我沒有變,只是發現有時太快會『殺錯 bug』。
我不急著修表面的錯,而是先釐清人心的邏輯。」

幾週後,團隊氣氛漸漸回暖。
沒有人被命令努力,但每個人都主動投入。
他明白了,真正的威信不是讓人害怕你,而是讓人願意跟著你走。

延伸思考:威信與天道的平衡

對照面 威懾式領導 德行式領導
動機 用懲罰控制行為 用願景激發行動
方法 高壓、監控、恐懼 尊重、自律、信任
結果 短期見效,長期反彈 穩定成長,內化文化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提醒我們:
天道(或自然法則)有自己的節奏與公平,不必人為強控。
領導者若急於以「殺」或「罰」立威,反而會自傷其手。
能放下控制,順勢引導,才是最高明的治理。

結語

老子在這三章裡,道出領導的原則:
不以威懾,而以德立;不以懼懲,而以信化。
真正的威信,不是讓人怕你,而是讓人心服於你。
如天道之網,無聲無形,卻無所遺漏。

參考


上一篇
《道德經》Day 26:柔中藏剛的領導力:從退一步到無敵的智慧
系列文
《道德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2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