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5
0
佛心分享-IT 人自學之術

API 實戰入門從設計到驗證系列 第 25

Day25 GET 與 POST 的完整比較

  • 分享至 

  • xImage
  •  

在API的世界中,GET和POST是最常被使用的兩種HTTP方法,都能與伺服器交換資料,但用途、運作方式與安全性上都有明顯差異,理解這兩者的不同,是學習API設計與測試的基本功。

一、用途與行為差異

  • GET用於「取得資料」,通常不會改變伺服器上的內容。像是查詢使用者資訊、搜尋商品或讀取文章內容。
  • POST則用於「傳送或新增資料」,通常會讓伺服器的資料發生變化,例如建立帳號、送出表單或上傳檔案。

二、資料傳遞方式

  1. GET的參數會附加在網址後方(Query String),例如:
GET /users?name=Leo

這樣的設計方便快速測試,但所有內容都會出現在網址中。

  1. POST的資料則放在請求的Body裡:
POST /users
{
  "name": "Leo",
  "email": "Leo@example.com"
}

這種方式能傳送較大量資料,也更適合敏感或結構化的內容。

三、安全性與限制

  • GET的資料會顯示在網址列中,因此不適合用於密碼、Token等機密資料。
  • POST的內容雖然不會直接顯示在網址中,但若沒有加密(如 HTTPS),仍有可能被攔截。
  • 一些伺服器對GET的長度有限制,但POST幾乎沒有這種問題。

四、快取與重複請求

  • GET的結果通常可以被瀏覽器或CDN快取(Cache),讓重複請求更快。
  • POST通常不會被快取,每次執行都會觸發伺服器動作,因此較適合資料提交類操作。

五、實際應用情境

  • GET:查詢、搜尋、瀏覽資料。
  • POST:註冊、登入、留言、上傳、送出表單。

總結,GET 負責讀POST 負責寫。GET強調查詢效率與快取便利,而POST注重資料安全與資料變動,兩者在設計上缺一不可,搭配使用能讓API的互動更完整與清晰。


上一篇
Day24 使用 Hoppscotch 測試 GET 請求與查詢參數
下一篇
Day26 API 實測中的時間與延遲(Latency)
系列文
API 實戰入門從設計到驗證29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