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4
0
IT 管理

從 Claude 到 Claude Code,非工程師小白也能掌握的辦公效率神器系列 第 24

【Day24】Claude MCP(3) 連結 Google 雲端硬碟,讓 Claude 幫你找文件

  • 分享至 

  • xImage
  •  

昨天我們讓 Claude 連上了 Google Calendar,可以直接查詢行程、找空檔

今天要來連接另一個工作上更常用的工具:Google Drive

想想看在工作中,是不是常常遇到這些情況:

  • 「那份 Q3 的報告放在哪個資料夾?」→ 要一層層翻找
  • 「這三份提案的差異在哪裡?」→ 要自己開三個檔案來回比對
  • 「客戶上次提過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要回去翻一堆會議記錄

那如果這些情況,有一個神奇的魔法能幫你快速的找到和比對,是不是很棒?

媽媽魔法

開始之前

在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要先強調一件事

Google Drive Connector 是設計成 read-only(只讀)

這就表示它可以

  • ✅ **搜尋檔案:**找檔名、找內容、找特定時間修改的檔案
  • ✅ **讀取內容:**打開文件看裡面寫什麼
  • ✅ **分析和摘要:**理解文件內容、提取重點、回答問題
  • ✅ **跨文件比對:**同時讀取多份文件,找出差異或共同點

但不能

  • ❌ **建立新檔案:**不能叫 Claude 直接在 Drive 建一個新文件
  • ❌ **修改檔案:**不能改任何已存在的內容
  • ❌ **刪除檔案:**不能刪掉任何東西
  • ❌ **移動檔案:**不能把檔案搬到其他資料夾

看到這個說明,你可能不禁會想:「這樣不就少了一半的功能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但讓我們細品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看似限制的設計,其實帶來了很多好處

1. 安全性優先

想像一下,如果 AI 可以修改或刪除檔案,萬一理解錯我們的指令,或是出了什麼 bug,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Read-only 的設計確保了:就算出錯,最多就是找不到檔案或是理解錯內容,但我們的原始資料永遠是安全的

雖然說現在 AI 發展的很快,但就目前來說,我還是沒辦法放心它們直接去動我的工作上的文件正本的

阿巴阿巴

2. 符合實際工作流程

仔細想想,我們真正需要 AI 幫忙的是什麼?

大多數時候是:

  • 「幫我找到那份文件」
  • 「這裡面寫了什麼重點」
  • 「這幾份文件有什麼差異」

而不是「幫我直接改文件」(雖然也有可能是目前的 AI 能力還不夠啦

再說了,重要的文件,通常還是需要使用者自己把關、自己下最後的決定

如果不能編輯,那我們可以怎麼使用呢?

我們可以讓 Claude 只著重在搜尋、讀取、整理這幾個部分就好

Step 1: 讓 Claude 搜尋和分析
「幫我找最近三次產品會議的記錄,整理出重點決議」

Step 2: Claude 提供分析結果
Claude 會讀取內容、整理摘要、給出洞察

Step 3: 我們決定要怎麼用
複製 Claude 的整理結果,貼到我們自己的文件裡
或是根據 Claude 的分析,去修改相關文件

適當的限制是優勢

換個角度想,read-only 其實是一種「分工」:

Claude 擅長的:

  • 快速搜尋大量檔案
  • 讀取和理解內容
  • 跨文件分析和比對
  • 提供洞察和建議

人類擅長的:

  • 做最終決策
  • 調整內容的細節
  • 確保資料的正確性

這樣的分工,反而讓我們可以更放心地使用這個功能

理解了設計理念之後,就來看看具體可以做什麼

Google Drive Connector 能做什麼

基本上,目前的 Google Drive Search 主要提供兩大核心功能:搜尋檔案讀取分析

搜尋檔案

可以用各種條件來找檔案:

基本搜尋

很基本的,就是像我們自己在 Google Drive 中的欄位搜尋一樣

  • 檔名搜尋:「找檔名包含『報告』的檔案」
  • 內容搜尋:「找內容有提到『產品規劃』的文件」
  • 精確搜尋:「找完整包含『客戶回饋分析』這個詞的文件」

進階篩選

當檔案數量很多的時候,可以再加上條件篩選

  • 時間:「找最近一週修改過的檔案」
  • 擁有者:「找 Alice 分享給我的文件」
  • 類型:「只找 Google 文件,不要試算表」
  • 資料夾:「在『專案 A』資料夾裡找」
  • 星號:「找我標星號的檔案」

組合條件
更甚者,我們還可以把很多不同條件組合起來,像是:

「找最近一個月內,檔名有『會議記錄』,而且是 Bob 建立的檔案」

讀取分析

當找到檔案之後,Claude 可以做很多事情,稍微整理一下常見的:

單一檔案處理

  • 摘要重點:「這份 20 頁的報告主要在講什麼」
  • 回答問題:「這份文件有提到預算嗎」
  • 提取資訊:「找出文件中的所有待辦事項」

多檔案比對

  • 找差異:「比較這三版提案的差別在哪」
  • 找共同點:「這幾次會議討論的共同主題是什麼」
  • 追蹤變化:「這個專案從開始到現在,目標有什麼變化」

跨文件整合

  • 綜合分析:「從這五份會議記錄中,整理出產品開發的時程」
  • 建立摘要:「把客戶相關的所有文件整理成一份摘要」

結語murmur

最開始用這個的時候,其實也不以為然,想說「不就是幫我找的檔案嗎,有什麼價值」
但後來發現其實價值就在於

  • 可能會找到我沒想到的檔案,幫忙查漏補缺
  • 同時讀取多個文件,來回比對

就是屬於一個用過之後,很難回去的功能了
真香


上一篇
【Day23】Claude MCP(2) 連結 Google 行事曆,讓 Claude 幫你分析/找時間空檔
系列文
從 Claude 到 Claude Code,非工程師小白也能掌握的辦公效率神器2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