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讓 Claude 連上了 Google Calendar,可以直接查詢行程、找空檔
今天要來連接另一個工作上更常用的工具:Google Drive
想想看在工作中,是不是常常遇到這些情況:
那如果這些情況,有一個神奇的魔法能幫你快速的找到和比對,是不是很棒?
在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要先強調一件事
Google Drive Connector 是設計成 read-only(只讀) 的
這就表示它可以
但不能
看到這個說明,你可能不禁會想:「這樣不就少了一半的功能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但讓我們細品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看似限制的設計,其實帶來了很多好處
1. 安全性優先
想像一下,如果 AI 可以修改或刪除檔案,萬一理解錯我們的指令,或是出了什麼 bug,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Read-only 的設計確保了:就算出錯,最多就是找不到檔案或是理解錯內容,但我們的原始資料永遠是安全的
雖然說現在 AI 發展的很快,但就目前來說,我還是沒辦法放心它們直接去動我的工作上的文件正本的
2. 符合實際工作流程
仔細想想,我們真正需要 AI 幫忙的是什麼?
大多數時候是:
而不是「幫我直接改文件」(雖然也有可能是目前的 AI 能力還不夠啦
再說了,重要的文件,通常還是需要使用者自己把關、自己下最後的決定
如果不能編輯,那我們可以怎麼使用呢?
我們可以讓 Claude 只著重在搜尋、讀取、整理這幾個部分就好
Step 1: 讓 Claude 搜尋和分析
「幫我找最近三次產品會議的記錄,整理出重點決議」
Step 2: Claude 提供分析結果
Claude 會讀取內容、整理摘要、給出洞察
Step 3: 我們決定要怎麼用
複製 Claude 的整理結果,貼到我們自己的文件裡
或是根據 Claude 的分析,去修改相關文件
換個角度想,read-only 其實是一種「分工」:
Claude 擅長的:
人類擅長的:
這樣的分工,反而讓我們可以更放心地使用這個功能
理解了設計理念之後,就來看看具體可以做什麼
基本上,目前的 Google Drive Search 主要提供兩大核心功能:搜尋檔案和讀取分析
可以用各種條件來找檔案:
基本搜尋
很基本的,就是像我們自己在 Google Drive 中的欄位搜尋一樣
進階篩選
當檔案數量很多的時候,可以再加上條件篩選
組合條件
更甚者,我們還可以把很多不同條件組合起來,像是:
「找最近一個月內,檔名有『會議記錄』,而且是 Bob 建立的檔案」
當找到檔案之後,Claude 可以做很多事情,稍微整理一下常見的:
單一檔案處理
多檔案比對
跨文件整合
最開始用這個的時候,其實也不以為然,想說「不就是幫我找的檔案嗎,有什麼價值」
但後來發現其實價值就在於
就是屬於一個用過之後,很難回去的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