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我們常常需要做選擇,
這些選擇牽涉到很多方面的問題,
每次可能都需要自己花好幾個小時上網翻一堆資料,
最後還是在猶豫不決。
現在有了AI,
可以試著讓他幫忙做初步分析,
先把優缺點整理列出來,再由自己來判斷。
⸻
1.要告訴 AI 什麼
為了讓 AI 幫忙做比較,
要盡量在指令裡清楚告訴他資訊才能分析在點上
• 比較的對象
• 希望AI做哪方面的分析
⸻
2.指令參考
範例示範:
請幫我比較
iPhone15 和 iPhone17
從效能、相機、電池續航、價格四個角度做對比,
再幫我分析
如果我現在用的是iPhone15,值不值得花這個錢換到 iPhone17?
請用表格整理,最後給一段整體建議
——
3.AI生成回覆示範
整理出你提出的項目並整理成表格,還有附上差異重點
整體意見:
不會盲目推薦你購買新品
⸻
4.可以做的調整
• 在最後附上一段「價值判斷建議」,
➝ 衡量實際需求與花費
• 設定預算門檻
➝ 避免比較完之後決定好了卻發現預算不夠
⸻
總結
這次試著用AI幫忙分析iPhone15 和 iPhone17的差異,
最大的收穫是:
AI不只是告訴你規格,還能幫你從值不值得的角度來思考,
少了很多收集查找資料的時間,
也避免了只看數據卻忽略實際需求的狀況發生,
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你,但AI幫忙先整理好思路,
讓選擇變得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