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的內容比較特別,
比起單純把AI當作工具來使用,
這週運用AI的方式更像是一場腦力挑戰和思維訓練,
AI不再只是單向輸出的回答機器,
而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訓練邏輯、激發靈感、甚至促使反思的好夥伴。
這一週很多主題是我和他一起想出來的
辯論與邏輯訓練
從Day22的辯論練習,
到Day23的謊言遊戲,
我發現AI能很好的擔任對手這個角色,
他不像人類辯手會情緒化,
卻能不斷丟出不同的觀點,
讓人能更精準的去思考自己的立場,
謊言遊戲更是讓我感受到邏輯推理的樂趣,
AI可以依照需求調整難度,
能隨時拿出來活動活動一下腦筋。
靈感與思維延展
Day24的靈感枯竭救星,是這週我最有感的部分之一,
說實在這週我已經快沒想法了,
靈感這種東西,
有時候真的說來就來、說沒就沒,
而AI就像是一個隨時待命的夥伴,
是這週靈感枯竭的我的救命稻草,
接著在Day25的分析與對比裡,
我也體驗到AI不是只會給出標準答案,
還能幫你把不同方案攤開來,
讓你一眼就能比較兩種方案的差異,
這比自己一個人反覆糾結還要有更高的效率。
自我探索與反思
到了Day26的心理測驗,
讓AI自己設計題目,
雖然結果不能完全當真,
但他帶來了一種有趣的自我檢視測驗,
是很特別的一次互動,
緊接著在Day27的限制與陷阱,
我們轉而看到了AI的不足之處,
透過測試發現AI在「新資訊」、「問題定義清楚與否」還有「知識完整度」上都有可能出現錯誤,
這提醒我們,
AI可以是很好的幫手,但使用者才是最後最重要的決定者。
——
這週的 AI 不只是輔助,
更像是一面鏡子,
反映出我的思考方式和決策盲點,
甚至偶爾還會出現一些錯誤,
提醒我們不要過度依賴,
透過辯論、遊戲、測驗和分析,
不只是使用AI,
更是和他互相切磋,
這是一種比前幾週還要更進階的使用體驗。
下一週最後兩天,
我打算把焦點放在認識不同的GPT模型上,
在Day6我曾經有簡單提過大致分為幾種類型的GPT,
但沒有詳細介紹,
所以我打算挑幾位和前面文章主題有關的GPT來介紹,
也許在同樣的題目下,
他們能帶出和一般的GPT不同的效果,